井工开采多功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41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工开采多功能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端两侧外壁均设有钢轨轮组件,且车架的底端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组和驱动电机,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车架的顶端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臂,且支臂的顶端内壁通过轴连接有吊臂,所述车架的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液压缸,且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吊臂的两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有轨矿车基础上实现改进,引入液压臂,通过液压臂作业适配矿井内不同地形和作业环境,在液压臂端部设有绕卷电机和绕卷辊,用于绕卷电缆,在满载时,液压臂作业由于绕卷结构配重更佳稳固,减少绕卷设备中置需求,提高车体构架合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工开采多功能车
本技术涉及井工开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井工开采多功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化矿井的开采应用,大量的设备投入井下作业,电缆、皮带和井下管道的用量也大幅度增加,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反复搬家到面,电缆也反复回撤安装,安装时,电缆从地面到井下卷放全靠人工搬运至工作面,拉开来安装;回撤时,靠人力从巷道内拉到车上散放,然后再拉运至地面,用人力转动电缆盘把电缆绕在绕缆机上,用专用绕缆机卷起存放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628171U所公开的井工开采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ㄩ”形车架,在所述车架两侧顶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液压马达和液控支承尾座,在所述液压马达和所述液控支承尾座之间活动卡接有驱动轴,在所述车架闭口端的内壁两侧设有液压机械臂。设备通过设有机械臂结构,但是其调节功能不满足现有的矿井中不同地形和高度实施作业,同时很多绕卷线缆固定车体固定架体,需要中置,否则会导致车体的不平衡,而且在进行吊装过程中,车体稳定性不足,影响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工开采多功能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底端两侧外壁均设有钢轨轮组件(14),且车架(1)的底端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组和驱动电机,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车架(1)的顶端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臂(7),且支臂(7)的顶端内壁通过轴连接有吊臂(10),所述车架(1)的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液压缸(11),且升降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吊臂(10)的两侧外壁上,所述车架(1)的底端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支架,且支架的外壁连接有伸缩液压缸(9),所述伸缩液压缸(9)的活塞杆一端连接在吊臂(10)的内部,所述支臂(7)的另一侧内壁通过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工开采多功能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底端两侧外壁均设有钢轨轮组件(14),且车架(1)的底端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组和驱动电机,所述电池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车架(1)的顶端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臂(7),且支臂(7)的顶端内壁通过轴连接有吊臂(10),所述车架(1)的顶部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液压缸(11),且升降液压缸(11)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吊臂(10)的两侧外壁上,所述车架(1)的底端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支架,且支架的外壁连接有伸缩液压缸(9),所述伸缩液压缸(9)的活塞杆一端连接在吊臂(10)的内部,所述支臂(7)的另一侧内壁通过轴连接有配重架(4),且配重架(4)的内壁通过轴连接有绕卷辊(5),所述绕卷辊(5)的一端内壁设有绕卷电机(6),所述车架(1)的两侧外壁两端均设有侧液压杆(15),且侧液压杆(15)的端部外壁设有支撑臂组件(16),所述车架(1)的顶部外壁靠近配重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柴油发电机(2),且柴油发电机(2)的输出端和电池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工开采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轮组件(14)包括两个钢轨轮、连接杆和从动齿轮,且两个钢轨轮通过轴承连接在连接杆的两端外壁上,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壁套接在连接杆的外壁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工开采多功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存李莎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昱轩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