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41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支护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相对称的下支架1,所述支撑架4的中间转动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销轴5,通过第一销轴5可以调节支撑杆4的整体长度,所述下支架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8,两个所述压缩弹簧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支架2,通过压缩弹簧8连接上支架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下侧的支撑架和上侧的限位架将两侧的支架与隧道的两侧挤压固定,避免了使用尖利结构刺穿土壤进行固定而造成的土壤二次松动,螺丝的使用可以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支护机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地下隧道交通的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而隧道洞室的支护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不良地质条件,比如有些隧洞沿线的断裂构造发育情况不良造成地质围岩状况易破碎断裂、以及一些水文地质和特殊地质情况的出现,需要使用支护结构进行支撑保护。目前使用的组装式支护结构针对顶部和边侧的调整功能均不完善,在安装边侧的时候一般通过尖利结构刺穿土壤进行固定,可能对土壤造成二次松动,具有安全隐患,且每次组装需要重新定位,难以在隧道内持续循环重复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式支护结构针对顶部和边侧的调整功能均不完善,在安装边侧的时候一般通过尖利结构刺穿土壤进行固定,可能对土壤造成二次松动,具有安全隐患,且每次组装需要重新定位,难以在隧道内持续循环重复安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相对称的下支架(1),所述支撑架(4)的中间转动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销轴(5),所述下支架(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8),两个所述压缩弹簧(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支架(2),所述上支架(2)贯穿下支架(1)的上侧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上支架(2)与下支架(1)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套(9),位于左侧所述上支架(2)的右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移动设置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和上支架(2)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第一螺纹孔(11)的内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相对称的下支架(1),所述支撑架(4)的中间转动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销轴(5),所述下支架(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压缩弹簧(8),两个所述压缩弹簧(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支架(2),所述上支架(2)贯穿下支架(1)的上侧壁并延伸至外部,所述上支架(2)与下支架(1)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套(9),位于左侧所述上支架(2)的右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移动设置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和上支架(2)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第一螺纹孔(1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螺丝(12),所述滑块(10)的右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架(7),位于右侧所述上支架(2)的左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销轴(3),所述限位架(7)的另一端与第二销轴(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上支架(2)之间横向固定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右端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康杜嘉轩戈秦松李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