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32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混凝土外框柱,外框钢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楼板钢结构,外框楼板内壁的内侧设置有建筑内部防护机构,建筑内部防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坠保护机构,混凝土外框柱位于幕墙板的上方设置有外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利用建筑内部防护机构设置,达到覆盖不同高度、不同专业的施工作业面,极大地提高了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性的效果,利用防坠保护机构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达到快速安装与拆卸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度100-300m的建筑比比皆是,超高层在建设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比高层建筑多得多,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防护难度较高,超高层多采用外框+核心筒的结构形式,结构施工多按照“核心筒先行、外框结构后施工”的原则进行,形成自上而下多个“不等高同步攀升”作业面,超高层施工过程中众多施工内容和作业面交叉给安全生产带来较重的任务和压力。现有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活动施工具有高度高、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源众多、各专业平行作业和立体交叉区域人员聚集导致安全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专利CN109695352A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内部核心筒施工的防护结构,该防护装置有防护层和钢丝绳构成,钢丝绳连接在防护层上的钢丝绳吊点处,在防护层四周设有顶轮和用于填补防护层与高层建筑内部核心筒间隙的封边橡胶带,封边橡胶带与高层建筑内部核心筒内壁为过盈接触,在防护层上设有能避让高层建筑内部核心筒支撑件的翻板,翻板与防护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混凝土外框柱(1),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外框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幕墙板(2),混凝土外框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幕墙硬防护板(3),混凝土外框柱(1)的内部为外框钢柱(5),且外框钢柱(5)的施工完成面高于混凝土外框柱(1)的高度,外框钢柱(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楼板(6)钢结构,外框楼板(6)的内侧设置有建筑内部防护机构(7),建筑内部防护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防坠保护机构(8),混凝土外框柱(1)位于幕墙板(2)的上方设置有外防护装置(4);/n其中,所述防坠保护机构(8)包括对称设置的四个连接板(81),连接板(81)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混凝土外框柱(1),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外框柱(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幕墙板(2),混凝土外框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幕墙硬防护板(3),混凝土外框柱(1)的内部为外框钢柱(5),且外框钢柱(5)的施工完成面高于混凝土外框柱(1)的高度,外框钢柱(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楼板(6)钢结构,外框楼板(6)的内侧设置有建筑内部防护机构(7),建筑内部防护机构(7)的内部设置有防坠保护机构(8),混凝土外框柱(1)位于幕墙板(2)的上方设置有外防护装置(4);
其中,所述防坠保护机构(8)包括对称设置的四个连接板(81),连接板(81)的外侧与建筑内部防护机构(7)的内部滑动连接,连接板(81)的内侧焊接有防坠底座(82),四个连接板(81)分别设置在防坠底座(82)的四个外侧面上,所述连接板(81)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装置(88),所述建筑内部防护机构(7)包括有核心筒墙体(71),核心筒墙体(71)的表面与所述外框楼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85)包括有连接轴(851),连接轴(851)的两端分别与防坠底座(82)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轴(85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X型交叉连杆(852),连接轴(851)的表面焊接有滑杆(853),滑杆(853)的底部焊接有限位座(854),限位座(854)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左撑杆(855)和右撑杆(856),且左撑杆(855)的右侧和右撑杆(856)的左侧之间粘接有橡筋条(857),左撑杆(855)的左侧和右撑杆(856)的右侧均焊接有阻力板(858),阻力板(858)的左侧焊接有阻力弹簧(85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具有防坠结构的全方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坠底座(8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橡胶滑板(83),橡胶滑板(83)的顶部粘接有泡沫板(84),橡胶滑板(83)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85),橡胶滑板(83)的底部位于减震机构(85)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减震弹簧(86)和橡胶柱(87),且减震弹簧(86)位于橡胶柱(87)的右侧,X型交叉连杆(85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橡胶滑板(83)的底部和防坠底座(82)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853)的表面与防坠底座(82)的内壁滑动连接,左撑杆(855)和右撑杆(856)的底部均与防坠底座(82)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阻力板(85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防坠底座(82)的内壁滑动连接,阻力弹簧(859)的左端与防坠底座(82)的内壁焊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予启刘卫未聂艳侠王晶李静范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