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229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包括并联泵本体、护盖、第一护板、连接单元、防尘通风单元、第二护板和通风网;所述并联泵本体固接在护盖的底部内侧壁,所述第一护板固接在护盖的侧部,所述防尘通风单元设在第一护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护板固接在护盖的侧端,所述通风网固接在第二护板的内部,所述连接单元设在护盖的顶部,所述防尘通风单元包括通风防尘网、固定罩、第一电机、固定座、传动轴和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护板内部开设有第一开槽,通过设置防尘通风单元,可避免水泵长时间使用后积累的灰尘会对对水泵的散热造成影响,而且设有吹风风机,可加速护盖内部空气流动,加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泵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供水泵是水泵的一种,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生活用水,废水等。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的并联水泵在使用时,因长时间处于较为潮湿的环境,所以在不维护的情况下会出现水泵表面出现锈蚀氧化的情况,而且不清灰的情况下,水泵的电机会出现散热效果越来越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大多的并联水泵在使用时,因长时间处于较为潮湿的环境,所以在不维护的情况下会出现水泵表面出现锈蚀氧化的情况,而且不清灰的情况下,水泵的电机会出现散热效果越来越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包括并联泵本体、护盖、第一护板、连接单元、防尘通风单元、第二护板和通风网;所述并联泵本体固接在护盖的底部内侧壁,所述第一护板固接在护盖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泵本体(1)、护盖(2)、第一护板(3)、连接单元(4)、防尘通风单元(5)、第二护板(7)和通风网(8);所述并联泵本体(1)固接在护盖(2)的底部内侧壁,所述第一护板(3)固接在护盖(2)的侧部,所述防尘通风单元(5)设在第一护板(3)的内部,所述第二护板(7)固接在护盖(2)的侧端,所述通风网(8)固接在第二护板(7)的内部,所述连接单元(4)设在护盖(2)的顶部,所述防尘通风单元(5)包括通风防尘网(52)、固定罩(53)、第一电机(54)、固定座(56)、传动轴(57)和第一扇叶(58);所述第一护板(3)内部开设有第一开槽(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泵并联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泵本体(1)、护盖(2)、第一护板(3)、连接单元(4)、防尘通风单元(5)、第二护板(7)和通风网(8);所述并联泵本体(1)固接在护盖(2)的底部内侧壁,所述第一护板(3)固接在护盖(2)的侧部,所述防尘通风单元(5)设在第一护板(3)的内部,所述第二护板(7)固接在护盖(2)的侧端,所述通风网(8)固接在第二护板(7)的内部,所述连接单元(4)设在护盖(2)的顶部,所述防尘通风单元(5)包括通风防尘网(52)、固定罩(53)、第一电机(54)、固定座(56)、传动轴(57)和第一扇叶(58);所述第一护板(3)内部开设有第一开槽(51),所述通风防尘网(52)固接在第一开槽(51)内部,所述固定罩(53)固接在通风防尘网(52)上在位于护盖(2)外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54)固接在固定罩(53)内部,所述通风防尘网(52)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55),所述固定座(56)固接在通孔(55)内部,所述传动轴(57)固接在第一电机(5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扇叶(58)固接在传动轴(57)的端部。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伟程建礼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