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心迪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13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压密注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针对现有的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功能单一,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输送箱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延伸至加压输送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绞龙,加压输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搅拌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搅拌桶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密注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压密注浆指用很稠的浆液灌入事先在地基土内钻进的孔中并挤向土体,在注浆处形成浆泡,浆液的扩散对周围的土体产生压缩。浆体完全取代了注浆范围的土体,在注浆临近区存在大的塑性变形区,离浆泡较远的区域土体发生弹性变形,因而土的密度明显增加。现有的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功能单一,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功能单一,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输送箱和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延伸至加压输送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绞龙,加压输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搅拌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搅拌桶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二转动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搅拌杆的一端,位于第二转动杆同一侧的多个搅拌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与搅拌桶的内壁相接触,搅拌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三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搅拌桶底部内壁与加压输送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通有同一个第一管道,搅拌桶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第四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的一端,第三转动杆与第四转动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两个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搅拌桶的两侧固定连接,加压输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轴,第一T型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和安装孔,L型固定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转动孔内并与转动孔活动连接,加压输送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顶部固定连通有高压软管的底端,高压软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高压硬管的底端,高压硬管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口的一端,高压硬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杆,第一T型杆与安装孔相卡装,出料口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高压出料管,高压出料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搅拌桶的前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优选的,所述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电机与固定座的顶部的固定连接,电机在运作时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为两两对称设置,方便板体移动位置。优选的,搅拌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搅拌杆为等间距设置,使物料可以被更加充分的搅拌。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闸阀,所述进料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闸阀,可以通过第一闸阀和第二闸阀控制物料在该设备中位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槽设置为矩形槽,第一T型杆的横截面为矩形,转动板在摆动时可以限制第一T型杆的位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上的绞龙转动给加压输送箱增加压力,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第二皮带轮的转动传动皮带,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搅拌杆和第一固定杆转动,配合实现搅拌物料的效果;L型固定杆通过第三皮带轮带动第四转动杆转动做圆周运动,L型固定杆的圆周运动带动转动板做往复运动,配合实现转动板左右往复摇摆的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和皮带的俯视图。图中:1、板体;2、加压输送箱;3、电机;4、第一锥齿轮;5、第一转动杆;6、绞龙;7、搅拌桶;8、第二转动杆;9、第一皮带轮;10、搅拌杆;11、第一固定杆;12、第三转动杆;13、第二皮带轮;14、第二锥齿轮;15、第一管道;16、第四转动杆;17、第三皮带轮;18、皮带;19、L型固定杆;20、固定柱;21、第一T型轴;22、转动板;23、第二管道;24、高压软管;25、高压硬管;26、出料口;27、高压出料管;28、压力表;29、进料管;30、第一T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包括板体1,板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输送箱2和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延伸至加压输送箱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绞龙6,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7,搅拌桶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搅拌桶7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第二转动杆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搅拌杆10的一端,位于第二转动杆8同一侧的多个搅拌杆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固定杆11,第一固定杆11与搅拌桶7的内壁相接触,搅拌桶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2,第三转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3,第三转动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4与第二锥齿轮14相啮合,搅拌桶7底部内壁与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通有同一个第一管道15,搅拌桶7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6,第四转动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13和第三皮带轮17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8,第四转动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19的一端,第三转动杆12与第四转动杆1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两个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搅拌桶7的两侧固定连接,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固定柱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轴21,第一T型轴2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2,转动板22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和安装孔,L型固定杆19的另一端延伸至转动孔内并与转动孔活动连接,加压输送箱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管道23,第二管道2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高压软管24的底端,高压软管2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高压硬管25的底端,高压硬管25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口26的一端,高压硬管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输送箱(2)和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延伸至加压输送箱(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绞龙(6),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7),搅拌桶(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搅拌桶(7)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第二转动杆(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搅拌杆(10)的一端,位于第二转动杆(8)同一侧的多个搅拌杆(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固定杆(11),第一固定杆(11)与搅拌桶(7)的内壁相接触,搅拌桶(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2),第三转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3),第三转动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4)与第二锥齿轮(14)相啮合,搅拌桶(7)底部内壁与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通有同一个第一管道(15),搅拌桶(7)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6),第四转动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13)和第三皮带轮(17)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8),第四转动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19)的一端,第三转动杆(12)与第四转动杆(1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两个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搅拌桶(7)的两侧固定连接,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固定柱(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轴(21),第一T型轴(2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2),转动板(22)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和安装孔,L型固定杆(19)的另一端延伸至转动孔内并与转动孔活动连接,加压输送箱(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管道(23),第二管道(2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高压软管(24)的底端,高压软管(2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高压硬管(25)的底端,高压硬管(25)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料口(26)的一端,高压硬管(2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杆(30),第一T型杆(30)与安装孔相卡装,出料口(26)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高压出料管(27),高压出料管(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表(28),搅拌桶(7)的前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施工压密注浆装置,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输送箱(2)和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延伸至加压输送箱(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绞龙(6),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桶(7),搅拌桶(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8),第二转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搅拌桶(7)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第二转动杆(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搅拌杆(10)的一端,位于第二转动杆(8)同一侧的多个搅拌杆(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固定杆(11),第一固定杆(11)与搅拌桶(7)的内壁相接触,搅拌桶(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12),第三转动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3),第三转动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4)与第二锥齿轮(14)相啮合,搅拌桶(7)底部内壁与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通有同一个第一管道(15),搅拌桶(7)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16),第四转动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9)、第二皮带轮(13)和第三皮带轮(17)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8),第四转动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杆(19)的一端,第三转动杆(12)与第四转动杆(1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内圈,且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两个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搅拌桶(7)的两侧固定连接,加压输送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固定柱(20)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心迪许继宗
申请(专利权)人:吕心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