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404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包括炉体,炉体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炉体的右侧设置有水箱,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水箱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内管,排烟管远离炉体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滤机构的顶部和水箱的顶部并与循环内管的顶部连通,循环内管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放管,排放管的左侧贯穿水箱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者使用炉体正常加工,炉体工作产生高热量烟气,烟气通过排烟管进入过滤桶的内部并配合过滤碳层多层过滤减少烟气中的颗粒,解决了现有的高炉不具有烟气过滤处理的防护的问题,增加了高炉余热利用的效率,也增加了高炉余热利用的安全性,也提高了高炉加工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炉余热利用
,具体为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高炉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高炉加工中需要用到余热回收防护设备,但现有的高炉不具有烟气过滤处理的防护功能,降低了高炉余热利用的效率,也降低了高炉余热利用的安全性,也降低了高炉加工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具备烟气过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高炉不具有烟气过滤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所述炉体的右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水箱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内管,所述排烟管远离炉体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滤机构的顶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2),所述炉体(1)的右侧设置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4),所述水箱(3)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内管(5),所述排烟管(2)远离炉体(1)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滤机构(4)的顶部和水箱(3)的顶部并与循环内管(5)的顶部连通,所述循环内管(5)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放管(6),所述排放管(6)的左侧贯穿水箱(3)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连通有排烟管(2),所述炉体(1)的右侧设置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4),所述水箱(3)的内腔设置有循环内管(5),所述排烟管(2)远离炉体(1)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滤机构(4)的顶部和水箱(3)的顶部并与循环内管(5)的顶部连通,所述循环内管(5)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放管(6),所述排放管(6)的左侧贯穿水箱(3)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过滤桶(41),所述过滤桶(4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横向固定连接有过滤碳层(42),所述过滤桶(4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且套接在排烟管(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罩(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水冲渣余热利用过程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中节能建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