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400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包括灭藻单元、过滤单元和净化单元,灭藻单元的出水管与过滤单元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与净化单元的进水口连通。灭藻单元包括水管,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绕组管,绕组管的外表面中部缠绕有线圈,线圈的外部罩设有屏蔽层。水管的一端偏心的设置有进水管,水管的另一端偏心的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中部设置有支管,支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的底端卡设在封盖上,封盖与支管密封连接,过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过滤筒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具有绿色无污染,水藻去除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水处理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室内的用水要求水中不能含有水藻,水藻会干扰实验室的正常实验工作。实验室内传统的水藻处理方法为化学处理方法,即向水中添加化学药物,从而通过化学药物对水藻进行破坏,达到去除水藻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化学药物在灭藻的同时,会对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不是理性的灭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具有绿色无污染,水藻去除效果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包括灭藻单元、过滤单元和净化单元,灭藻单元的进水管与原水连通,灭藻单元的出水管与过滤单元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与净化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净化单元的出水口与水嘴连通;所述灭藻单元包括水管,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绕组管,绕组管的外表面中部缠绕有线圈,线圈的两端与外置的电源连通,线圈的外部罩设有屏蔽层,水管的一端偏心的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水管的另一端偏心的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过滤管的另一端与净化单元连通,过滤管的中部设置有朝向水流方向倾斜的支管,支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顶端的开口与过滤管连通,过滤筒的底端卡设在封盖上,封盖与支管密封连接,过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过滤筒的定位结构。优选的,所述绕组管为塑料管,绕组管与不锈钢的水管固定连接。<br>优选的,所述绕组管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线圈紧密的缠绕在凹槽内。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采用厚度为0.25mm的紫铜板制成的圆筒,屏蔽层位于凹槽内,屏蔽层的两端与绕组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块,定位块呈倾斜的环形设置在过滤管的内壁上,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过滤筒的定位槽。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为阶梯型管,排水管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过滤管连接,排水管直径较大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净化腔,净化腔内填充有活性炭,净化腔的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的水嘴。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绕组管,绕组管外部缠绕的线圈在通电状态下能够产生磁场,磁场对水管内部水腔中的原水进行水藻杀灭,杀灭效果好。水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偏心设置并且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有利于降低水管中的水速,提高水藻杀灭效果,并且没有环境污染。过滤筒的设置能够对杀灭的水藻进行过滤,通过封盖对过滤筒进行固定,方便过滤筒的拆卸和清洗。活性炭具有净化、吸附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水的处理效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水管;2、绕组管;3、线圈;4、屏蔽层;5、凹槽;6、水腔;7、进水管;8、调节阀;9、出水管;10、过滤管;11、支管;12、过滤筒;13、封盖;14、定位块;15、活性炭;16、排水管;17、净化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包括灭藻单元、过滤单元和净化单元,灭藻单元的进水管7与原水连通,灭藻单元的出水管9与过滤单元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与净化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净化单元的出水口与水嘴连通。原水依次经过灭藻单元、过滤单元或净化单元处理后经水嘴排出供实验使用。灭藻单元包括水管1,水管1为不锈钢管。水管1的外部设置有绕组管2,绕组管2为塑料管,优选为PE管。绕组管2与水管1粘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绕组管2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环形的凹槽5,线圈3紧密的缠绕在凹槽5内。线圈3的两端与外置的电源连通,线圈3在通电状态下能够产生磁场,对水管1内部水腔6中的原水进行灭藻处理。线圈3的外部罩设有屏蔽层4,屏蔽层4为采用厚度为0.25mm的紫铜板制成的圆筒,屏蔽层4位于凹槽5内,屏蔽层4的两端与绕组管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屏蔽层4对线圈3的磁场具有屏蔽的作用,提高安全性。水管1的一端偏心的设置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上设置有调节阀8,调节阀8为现有的结构,通过调节阀8调整水流的流速。水管1的另一端偏心的设置有出水管9,进水管7的轴线与出水管9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进水管7和出水管9偏心设置有利于降低水流的速度,提高灭藻的效果。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管10,过滤管10的一端通过螺纹或通过螺钉与出水管9连接。过滤管10的另一端与净化单元连通。过滤管10的中部设置有朝向水流方向倾斜的支管11,支管11与过滤管10连通。支管1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12,过滤筒12顶端的开口与过滤管10连通。过滤筒12的底端卡设在封盖13上,封盖13与支管11通过螺纹连接,封盖13上设置有橡胶的密封圈用于对封盖13与支管11的连接面进行密封。封盖13与支管11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过滤筒12的拆卸,方便过滤筒12的清洗。过滤管10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过滤筒12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块14,定位块14呈倾斜的环形设置在过滤管10的内壁上。定位块14与过滤管10为一体结构,定位块14上设置有定位过滤筒12的定位槽,过滤筒12抵靠在定位槽上,实现对过滤筒12的定位。过滤管10内的水通过过滤筒12顶端的开口进入过滤筒12内,然后将过滤筒12的侧壁过滤,通过侧壁流入后端过滤管10内,杂质留在过滤筒12内,实现对水的过滤。净化单元包括排水管161,排水管161为阶梯型管。排水管161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过滤管10螺纹连接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排水管161直径较大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净化腔17,净化腔17内填充有活性炭15,活性炭15对水进行吸附和净化处理。净化腔17的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的水嘴,净化后的水通过水嘴排出。因此,本技术所述的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具有绿色无污染,水藻去除效果好的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藻单元、过滤单元和净化单元,灭藻单元的进水管与原水连通,灭藻单元的出水管与过滤单元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与净化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净化单元的出水口与水嘴连通;/n所述灭藻单元包括水管,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绕组管,绕组管的外表面中部缠绕有线圈,线圈的两端与外置的电源连通,线圈的外部罩设有屏蔽层,水管的一端偏心的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水管的另一端偏心的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n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过滤管的另一端与净化单元连通,过滤管的中部设置有朝向水流方向倾斜的支管,支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顶端的开口与过滤管连通,过滤筒的底端卡设在封盖上,封盖与支管密封连接,过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过滤筒的定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藻单元、过滤单元和净化单元,灭藻单元的进水管与原水连通,灭藻单元的出水管与过滤单元的进水口连通,过滤单元的出水口与净化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净化单元的出水口与水嘴连通;
所述灭藻单元包括水管,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绕组管,绕组管的外表面中部缠绕有线圈,线圈的两端与外置的电源连通,线圈的外部罩设有屏蔽层,水管的一端偏心的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水管的另一端偏心的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的轴线与出水管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过滤管的另一端与净化单元连通,过滤管的中部设置有朝向水流方向倾斜的支管,支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顶端的开口与过滤管连通,过滤筒的底端卡设在封盖上,封盖与支管密封连接,过滤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过滤筒的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水中水藻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春彦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洁安卫生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