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99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所述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格栅池内靠近出口端设有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对清洁、清洗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对于生活品质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室内清洁、洗菜和洗刷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迫切需要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再生回用的系统设备。专利号为CN201220002726.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系统,所述系统设备包括:连续曝气池、间歇曝气池、微滤膜组件、臭氧发生器、产水池、水力筛滤机、曝气机、污泥泵、出水泵、泵提式滗水器、反洗泵、供水泵、电气自控装置,系统设备的原水为化粪池的上清液,经水力筛滤机去除固体颗粒和纤维杂物后,依次进入连续曝气池、间歇曝气池进行生物处理,再通过微滤膜组件过滤,经臭氧消毒后的产水可用于冲厕、绿化和冲洗道路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微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消毒技术以及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于一身,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使用维护管理方便,适用于住宅小区、别墅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连队等生活污水的再生回用,该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系统占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清洁、清洗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所述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通过管线连接,格栅池对大颗粒和毛发等漂浮物进行阻隔,预沉淀池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进行沉降,电解絮凝池常用铁或铝作为阳极,在电解过程中由阳极上溶解而转移到溶液中的三价铝离子或二价铁离子水解而成为分散杂质的有效絮凝剂,同时在阳极上产生氧气泡,在阴极上产生氢气气泡,这些气泡在上升时,就将悬浮物带出水面,在水面上形成浮渣层,可去除污水中细颗粒的杂质;所述格栅池内靠近出口端设有格栅。进一步地,所述重力过滤池中的滤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沸石颗粒层、小石英砂层和粗石英砂层,可对电解絮凝池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地,所述电解絮凝池的出口端设有调节阀,可调节出水速率,以适应重力式过滤池的处理能力。进一步地,所述膜过滤机组设有多组且并行设置,便于膜过滤机组在冲洗过程中的切换,确保水处理过程连续运行。进一步地,所述水泵通过管线与预沉淀池上部连接,减少沉淀物的夹带。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占地小,布局合理,采用电解絮凝池对小区污水进行絮凝气浮除杂,有助于减少设备数量,之后经重力式过滤池和膜过滤机组双层过滤,使污水更为洁净,经处理后污水可用于冲厕、绿化和冲洗道路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格栅池,2、预沉淀池,3、水泵,4、电解絮凝池,5、重力式过滤池,6、加压水泵,7、膜过滤机组,8、蓄水池,9、格栅,10、沸石颗粒层,11、小石英砂层,12、粗石英砂层,13、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述,本技术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池1、预沉淀池2、水泵3、电解絮凝池4、重力式过滤池5、加压水泵6、膜过滤机组7和蓄水池8,所述格栅池1、预沉淀池2、水泵3、电解絮凝池4、重力式过滤池5、加压水泵6、膜过滤机组7和蓄水池8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格栅池1内靠近出口端设有格栅9。所述重力过滤池中的滤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沸石颗粒层10、小石英砂层11和粗石英砂层12。所述电解絮凝池4的出口端设有调节阀13。所述膜过滤机组7设有多组且并行设置。所述水泵3通过管线与预沉淀池2上部连接。该装置工作流程如下:清洗、清洁产生的小区污水流经格栅池1,去除大颗粒及毛发等漂浮物,之后流入预沉淀池2,在预沉淀池2进行沉降,去除大颗粒沉淀物,之后经水泵3送入电解絮凝池4,对污水进行絮凝气浮,去掉污水中的细颗粒,之后污水进入重力式沉淀池,经重力式沉淀池中的滤层拦截,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的杂质,再经加压水泵6送入膜过滤机组7进行过滤,去除重力式沉淀池难以拦截微粒,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蓄水池8,以进行再利用。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所述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格栅池内靠近出口端设有格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所述格栅池、预沉淀池、水泵、电解絮凝池、重力式过滤池、加压水泵、膜过滤机组和蓄水池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格栅池内靠近出口端设有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污水再生回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过滤池中的滤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沸石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征杨明泽杨旭光王猛姜凯其张忠洋张秋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源碧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