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397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罐体和内罐体,外罐体内部两端均设有密封轴承,密封轴承外环与外罐体固定连接,内罐体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主进气管,主进气管表面分布设有副进气管,且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内部贯通,副进气管顶面均匀阵列开设有出气孔,主进气管远离内罐体的一端设有送气罐,主进气管靠近送气罐的表面设有增压器,采用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相互独立,通过增压器对送气罐内的气体加压至内罐体内部的主进气管,使气体通过副进气管表面的出气孔进行曝气处理,使内罐体内部的所有液体都能充分进行气体接触,通过多个深度同时进行曝气,通过内罐体内部进气错的流分级有效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生化池曝气装置主要有盘式曝气器、管式曝气器、旋流式曝气器、射流曝气器、表面曝气器和转刷曝气器。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11445243U公开的一种生化池高效曝气装置,涉及水处理领域,包括管路系统,管路系统中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组件、用于进气的进气组件、用于将气体溶解到液体中的溶气泵、用于稳定高压水中压力的缓冲罐和用于对高压水进行减压并释放出气体的释放头,本技术曝气时产生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为普通曝气产生的气泡停留时间的20倍以上,氧气利用率可以从一般曝气方式20%提高到80%,生化池中能够持续保持高溶解氧,强化生化处理效果;微纳米曝气的深度为普通曝气的3倍以上,可以提高生化池的池体高度,减少占地面积;释放头通过孔隙释放高压水,高压情况下释放孔不易堵塞。但上述专利存在曝气装置内部污水管对时,对通入的气体进图装置内部时,由于污水的深度过深和氧气供需不足时,易使装置内部曝气不彻底,从而影响装置内污水的处理效率,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罐体和内罐体,所述外罐体内部两端均设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外环与外罐体固定连接,且密封轴承内环与内罐体固定连接,所述内罐体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主进气管,且主进气管贯穿内罐体和外罐体底面中心位置延伸至外罐体外部,所述主进气管表面分布设有副进气管,且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内部贯通,所述副进气管顶面均匀阵列开设有出气孔,所述主进气管远离内罐体的一端设有送气罐,所述主进气管靠近送气罐的表面设有增压器。优选的,所述内罐体内壁圆周均匀阵列设有生物填料,所述内罐体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二罐门,所述外罐体两侧均设有第一罐门,所述第一罐门侧面设有合页,且合页另一侧与外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罐门表面设有罐门把手,所述第二罐门设有与第一罐门相同的合页和罐门把手结构。优选的,所述外罐体顶面中心位置设有进水管,所述外罐体底面中心位置均匀阵列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表面均设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连通口螺纹密封。优选的,所述连通口延伸至内罐体底部,所述连通孔位于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的侧壁密封,所述外罐体底面均匀圆周阵列设有承重支脚,且承重支脚与外罐体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罐门与外罐体的接缝处和内罐体与第二罐门的接缝处均设有密封条,所述主进气管与外罐体相接触设有密封法兰。优选的,所述主进气管远离送气罐的一端密封,所述副进气管远离主进气管的一端密封,所述主进气管和副进气管均为橡胶材质挤出成型。优选的,所述密封轴承表面涂覆设有油光防水涂层,所述密封轴承与外罐体和内罐体均密封,所述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的空腔与内罐体内部均独立密封。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采用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相互独立,通过增压器对送气罐内的气体加压至内罐体内部的主进气管,使气体通过副进气管表面的出气孔进行曝气处理,使内罐体内部的所有液体都能充分进行气体接触,通过多个深度同时进行曝气,通过内罐体内部进气错的流分级有效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本技术中,采用内罐体和外罐体表面第二罐门和第一罐门,使设备在曝气结束后通过罐门的打开和连通口的连通作用,对内罐体内部的生物废料进行清理,有效保障设备内部的整洁同时提高设备的曝气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正面剖视图;图2为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内罐体结构图;图4为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主进气管结构图;图5为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俯视剖面图。图例说明:1、外罐体;2、第一罐门;3、合页;4、罐门把手;5、进水管;6、内罐体;7、第二罐门;8、生物填料;9、送气罐;10、增压器;11、主进气管;12、密封法兰;13、副进气管;14、出气孔;15、连通口;16、密封盖;17、密封轴承;18、承重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罐体1和内罐体6,外罐体1内部两端均设有密封轴承17,密封轴承17外环与外罐体1固定连接,且密封轴承17内环与内罐体6固定连接,内罐体6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主进气管11,且主进气管11贯穿内罐体6和外罐体1底面中心位置延伸至外罐体1外部,主进气管11表面分布设有副进气管13,且副进气管13与主进气管11内部贯通,副进气管13顶面均匀阵列开设有出气孔14,主进气管11远离内罐体6的一端设有送气罐9,主进气管11靠近送气罐9的表面设有增压器10,内罐体6内壁圆周均匀阵列设有生物填料8,采用内罐体6和外罐体1之间相互独立,通过增压器10对送气罐9内的气体加压至内罐体6内部的主进气管11,使气体通过副进气管13表面的出气孔14进入内罐体6,通过内罐体6内部的生物填料8对通入的氧气进行反应,从而对污水内部的物质进行吸附,直至生物填料8表面被吸附的杂质铺满无法与氧气进行接触反应时,生物填料8表面的杂质自动脱落至内罐体6底面,生物填料8持续作用进行曝气处理,使内罐体6内部的所有液体都能充分进行气体接触,通过多个深度同时进行曝气,通过内罐体6内部进气错的流分级有效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内罐体6内壁圆周均匀阵列设有生物填料8,内罐体6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二罐门7,外罐体1两侧均设有第一罐门2,第一罐门2侧面设有合页3,且合页3另一侧与外罐体1固定连接,第一罐门2表面设有罐门把手4,第二罐门7设有与第一罐门2相同的合页3和罐门把手4结构,通过第一罐门2和第二罐门7的设置,使设备在使用结束时,通过罐门把手4打开外罐体1和内罐体6,对内罐体6底面脱落的生物杂质进行清理,外罐体1顶面中心位置设有进水管5,外罐体1底面中心位置均匀阵列设有连通口15,连通口15表面均设有密封盖16,且密封盖16与连通口15螺纹密封,通过进水管5将外部污水通入内罐体6内部进行处理,通过连通口15外接管道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出,进行下一步工序,通过连通口15在对内罐体6内部进行清理时,使生物废料从;连通口15流出,进行集中处理,连通口15延伸至内罐体6底部,连通口15位于内罐体6与外罐体1之间的侧壁密封,外罐体1底面均匀圆周阵列设有承重支脚18,且承重支脚18与外罐体1焊接固定,第一罐门2与外罐体1的接缝处和内罐体6与第二罐门7的接缝处均设有密封条,主进气管11与外罐体1相接触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罐体(1)和内罐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内部两端均设有密封轴承(17),所述密封轴承(17)外环与外罐体(1)固定连接,且密封轴承(17)内环与内罐体(6)固定连接,所述内罐体(6)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主进气管(11),且主进气管(11)贯穿内罐体(6)和外罐体(1)底面中心位置延伸至外罐体(1)外部,所述主进气管(11)表面分布设有副进气管(13),且副进气管(13)与主进气管(11)内部贯通,所述副进气管(13)顶面均匀阵列开设有出气孔(14),所述主进气管(11)远离内罐体(6)的一端设有送气罐(9),所述主进气管(11)靠近送气罐(9)的表面设有增压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包括外罐体(1)和内罐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内部两端均设有密封轴承(17),所述密封轴承(17)外环与外罐体(1)固定连接,且密封轴承(17)内环与内罐体(6)固定连接,所述内罐体(6)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主进气管(11),且主进气管(11)贯穿内罐体(6)和外罐体(1)底面中心位置延伸至外罐体(1)外部,所述主进气管(11)表面分布设有副进气管(13),且副进气管(13)与主进气管(11)内部贯通,所述副进气管(13)顶面均匀阵列开设有出气孔(14),所述主进气管(11)远离内罐体(6)的一端设有送气罐(9),所述主进气管(11)靠近送气罐(9)的表面设有增压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6)内壁圆周均匀阵列设有生物填料(8),所述内罐体(6)两侧表面均设有第二罐门(7),所述外罐体(1)两侧均设有第一罐门(2),所述第一罐门(2)侧面设有合页(3),且合页(3)另一侧与外罐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罐门(2)表面设有罐门把手(4),所述第二罐门(7)设有与第一罐门(2)相同的合页(3)和罐门把手(4)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高效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顶面中心位置设有进水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晓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恒通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