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板翻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84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墙板翻转台,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第一翻转板靠近第二翻转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一翻转板可在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下,绕第一转动轴翻转;第二翻转板靠近第一翻转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二翻转板可在第二升降装置的驱动下,绕第二转动轴翻转;第一转动轴处设置有第一托板,第一托板垂直于第一翻转板;第二转动轴处设置有第二托板,第二托板垂直于第二翻转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该翻转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能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快速转运浇筑完成的隔墙板,提高整个生产线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墙板翻转台
本技术属于隔墙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隔墙板生产线的隔墙板翻转台。
技术介绍
隔墙板是用于建筑物内部墙的墙体预制条板,隔墙板包括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条板、玻璃纤维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钢丝(钢丝网)增强水泥条板、轻混凝土条板和复合夹芯轻质条板等。其全称是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是充当工业建筑、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工程中非承重内隔墙的主要材料。隔墙板一般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浇筑模具浇筑制得。现有的生产线上,往往在浇筑模具旁设置放置台,浇筑得到的隔墙板,可被拉出安放在该放置台。但是,需要将放置台上的隔墙板转移至其它工区时,现有的方法是先安排工人对隔墙板捆绑、吊装,再进行转运,消耗较多人力,且工人的劳动负荷也较重;此外由于转运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会有不少因人力因素而产生的残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隔墙板翻转台,该设备设置在浇铸模具的出料处,以解决隔墙板转运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负荷大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隔墙板翻转台,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靠近所述第二翻转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翻转板可在第一升降装置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翻转;所述第二翻转板靠近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翻转板可在第二升降装置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翻转;所述第二翻转板上设有活动板;所述第一转动轴处设置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翻转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活动件;<br>所述第二转动轴处设置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垂直于所述第二翻转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翻转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活动板的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翻转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翻转板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活动板可沿所述滑轨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件与所述第一托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为可配合使用的锯齿形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均设置在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为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缸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液压机的活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板底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为液压机,该液压机的缸筒设置在地面上,其活塞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翻转板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该翻转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能显著降低人力成本,能够快速转运浇筑完成的隔墙板,提高整个生产线的作业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残次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下某个时刻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在工作状态下另一个时刻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在工作状态下再一个时刻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托板在翻转进行中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托板在翻转完成时的示意图。图中:10-第一翻转板、11-第一转动轴、12-第一托板、121-限位凸起、13-第一升降装置、14-活动件、141-连接块、15-复位弹簧、20-第二翻转板、21-第二转动轴、22-第二托板、23-第二升降装置、24-活动板、30-底座、50-隔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4所示,隔墙板翻转台,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翻转板10和第二翻转板20;第一翻转板10靠近第二翻转板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第一翻转板10可在第一升降装置13的驱动下,绕第一转动轴11翻转;第二翻转板20靠近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1,第二翻转板20可在第二升降装置23的驱动下,绕第二转动轴21翻转;第二翻转板20上设有活动板24;第一转动轴11处设置有第一托板12,第一托板12垂直于第一翻转板10,第一托板12上设有活动件14;第二转动轴21处设置有第二托板22,第二托板22垂直于第二翻转板20。第一翻转板10与第二翻转板20的间距与隔墙板50的宽度大抵相同,第一托板12和第二托板22的长度也与隔墙板50的宽度相适应,翻转过程中,可稳定承载隔墙板50。活动板24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翻转板20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二翻转板20上沿其宽度方向设有滑轨,活动板24可沿该滑轨移动。第一托板12上设有限位凸起121,活动件14上固定连有连接块141,连接块上设有与限位凸起121配合使用的凹槽,通过配合使用连接块141和限位凸起,活动件14活动设置在第一托板12表面,活动件14底部还设有与第一托板12相连的复位弹簧15。第一托板12和第二托板22为可配合使用的锯齿形结构,第一托板12的锯齿和第二托板22的锯齿错位设置,如此在第一翻转板10和第二翻转板20都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托板12和第二托板22也不会发生重叠冲突,便于转运隔墙板50。第一翻转板10和第二翻转板20均设置在底座30上,第一升降装置13为液压机,该液压机的缸筒设置在底座30上,液压机的活塞杆一端连接在第一翻转板10底部。第一升降装置13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底座30的两边,且其活塞杆连接在第一翻转板10底部的两侧。第一翻转板10要与浇筑模具配合使用,而浇筑出料的各个隔墙板50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因此第一翻转板10需要设置得比较宽,故第一翻转板10的自重较大;再加上工作时,第一升降装置13的主要负荷是克服第一翻转板10和隔墙板50的重量做功,因此需要设置两个第一升降装置13,分担负荷,利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二升降装置23也为液压机,该液压机的缸筒设置在地面上,其活塞杆一端连接在第二翻转板20底部。第二翻转板20承接过来的隔墙板50排列紧密,所以第二翻转板20可以设置得较窄,其自重也较小;且在工作时,第二升降装置23的主要负荷是确保第二翻转板20和隔墙板50稳定下降,负荷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只在地面上设置一个第二升降装置23,即可满足工作需求。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墙板翻转台的工作流程如下:第一翻转板10位于浇筑模具的出料处,如图2所示,浇筑得到的隔墙板50出料后,便竖直放置在第一翻转板10上,控制第二升降装置23抬升第二翻转板20,直至第二翻转板20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第二托板22为水平状态,处于等待状态。之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一升降装置13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墙板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翻转板(10)和第二翻转板(20);/n所述第一翻转板(10)靠近所述第二翻转板(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所述第一翻转板(10)可在第一升降装置(13)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一转动轴(11)翻转;/n所述第二翻转板(20)靠近所述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1),所述第二翻转板(20)可在第二升降装置(23)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二转动轴(21)翻转;/n所述第二翻转板(20)上设有活动板(24);/n所述第一转动轴(11)处设置有第一托板(12),所述第一托板(12)垂直于所述第一翻转板(10),所述第一托板(12)上设有活动件(14);/n所述第二转动轴(21)处设置有第二托板(22),所述第二托板(22)垂直于所述第二翻转板(20)。/n

【技术特征摘要】
1.隔墙板翻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翻转板(10)和第二翻转板(20);
所述第一翻转板(10)靠近所述第二翻转板(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所述第一翻转板(10)可在第一升降装置(13)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一转动轴(11)翻转;
所述第二翻转板(20)靠近所述第一翻转板(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1),所述第二翻转板(20)可在第二升降装置(23)的驱动下,绕所述第二转动轴(21)翻转;
所述第二翻转板(20)上设有活动板(24);
所述第一转动轴(11)处设置有第一托板(12),所述第一托板(12)垂直于所述第一翻转板(10),所述第一托板(12)上设有活动件(14);
所述第二转动轴(21)处设置有第二托板(22),所述第二托板(22)垂直于所述第二翻转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墙板翻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4)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翻转板(20)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活动板(24)的活动方向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建忠汤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朗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