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包装装置主要是将待包装产品夹在弹性薄膜与瓦楞纸板之间的形式,产品与瓦楞纸板接触的一面受到的冲击仍然较大,该装置对易碎品的保护效果不够,而且当产品高度较高时,瓦楞纸板易弯折损坏,无法提供对产品的支撑保护,当产品表面不平整时,产品易从装置内滑出。亟需专利技术一种包装装置,用来解决产品受到冲击较大、易碎、易从包装装置滑出以及包装装置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装置,解决了现有包装装置防护性差,固定产品不牢固,折叠后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以及运输成本高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侧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正对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覆盖有第一弹性薄膜,所述第二开口上覆盖有第二弹性薄膜,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薄膜与所述第二弹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所述第一安装块(1)的下侧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块(2)的上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正对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覆盖有第一弹性薄膜(31),所述第二开口上覆盖有第二弹性薄膜(32),所述第一安装块(1)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的上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薄膜(31)与所述第二弹性薄膜(32)共同夹持待包装产品;/n所述第一安装块(1)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均为三棱柱,所述第一安装块(1)的下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块(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一安装块(1)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拼接形成正四棱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块(1)和第二安装块(2),所述第一安装块(1)的下侧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块(2)的上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正对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覆盖有第一弹性薄膜(31),所述第二开口上覆盖有第二弹性薄膜(32),所述第一安装块(1)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的上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一弹性薄膜(31)与所述第二弹性薄膜(32)共同夹持待包装产品;
所述第一安装块(1)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均为三棱柱,所述第一安装块(1)的下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块(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一安装块(1)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拼接形成正四棱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1)由第一折叠板(10)折叠而成,所述第一折叠板(10)包括第一板(11)、第二板(12)以及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板(11)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安装块(2)相连接,所述第一板(1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12)相连接,所述第一板(1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与所述第二板(1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12)包括第一折板(121)和第二折板(122),所述第一折板(121)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板(11)相连接,所述第一折板(12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折板(122)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第二折板(122)另一侧边设置有限位结构(1221),所述第一折板(121)与所述第一板(11)的连接位置开设有插接孔(1211),所述第一折板(121)与所述第二折板(122)对折形成夹层,所述限位结构(1221)插接在所述插接孔(1211)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自由端插接在所述夹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块(2)由第二折叠板(20)折叠而成,所述第二折叠板(20)包括第三板(21)、第四板(22)以及第二连接板(23),所述第四板(22)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安装块(1)相连接,所述第四板(22)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三板(21)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第四板(22)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板(23),所述第二连接板(23)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三板(2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的侧边设置有底部限位结构(2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梦圆,姚未磊,周国勇,张海洋,申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