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354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包括支架,还包括有回收墨槽、主墨槽、刮墨刀与递墨辊,所述回收墨槽假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墨槽内嵌在所述回收墨槽中,所述递墨辊转动放置在所述主墨槽内中下部,所述刮墨刀悬空于所述回收墨槽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刮墨刀与印刷辊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通过增加递墨辊,首先可以对主墨槽中包含砂粉颗粒的油墨进行搅拌,保证砂粉颗粒不会沉淀堆积,同时,递墨辊可以将砂粉颗粒从底部带到表面上,并直接将其直接传递到印刷辊上,达到保证印刷时砂粉颗粒贴附均匀的目的,减少了停机清理油墨槽的次数,提高了生产率与生产稳定性,保证了产品合格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
本技术属于印刷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凹印机的供墨系统在印刷带磨砂质感的产品时,因磨砂油墨中有砂粉颗粒,在印刷过程中砂粉颗粒会不断沉淀到墨槽底部,造成油墨组份比例改变,导致印刷效果无法达到质量要求,造成印刷废品增加,同时还需停机进行墨槽底部砂粉的清理,从而产生开停机的操作,降低生产效率,成品率也相对较低。专利号为ZL201720697306.6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印刷机防结晶沉淀装置,通过旋转装置在墨池中的搅拌,使池内微型杂质不会沉淀,通过加热管加热以及离心泵的振动,有效地减少了油墨槽内的结晶、结皮状况,大大提高油墨的质量,但其针对的是普通油墨,而磨砂油墨由于印刷时是将砂粉颗粒一起印刷到版面上,因此,必须保证砂粉颗粒能够均匀被吸附,因此,该技术所提供的技术依旧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砂粉颗粒进行均匀搅拌并且使其均匀吸附到印刷辊上的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r>本专利技术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回收墨槽(2)、主墨槽(3)、刮墨刀(6)与递墨辊(4),所述回收墨槽(2)假设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主墨槽(3)内嵌在所述回收墨槽(2)中,所述递墨辊(4)转动放置在所述主墨槽(3)内中下部,所述刮墨刀(6)悬空于所述回收墨槽(2)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刮墨刀(6)与印刷辊(8)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回收墨槽(2)、主墨槽(3)、刮墨刀(6)与递墨辊(4),所述回收墨槽(2)假设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主墨槽(3)内嵌在所述回收墨槽(2)中,所述递墨辊(4)转动放置在所述主墨槽(3)内中下部,所述刮墨刀(6)悬空于所述回收墨槽(2)上方并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刮墨刀(6)与印刷辊(8)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放置于所述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回收墨槽(2)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5)的升降杆(51)贯穿所述回收墨槽(2)与所述主墨槽(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墨槽(3)的前后两端设有定位耳(31),所述定位耳(31)上开设有定位孔(32),所述回收墨槽(2)相对于所述定位孔(32)的位置处设有固定在所述回收墨槽(2)中的定位柱(21),所述定位耳(31)通过所述定位孔(32)嵌套在所述定位柱(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油墨颗粒沉淀的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墨槽(3)内部前后侧壁设有架设耳(33),所述递墨辊(4)的两端设有轴承(41),所述轴承(41)架在所述架设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居鸿胡志明林镇喜孙平华张汉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宏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