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3392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包括机架、加工台、夹持装置、钻孔装置、自动上下料装置;钻孔装置包括双线电动滑轨、安装架、驱动电机、多个的夹具、钻头、联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先通过自动上下料装置将木盘输送到加工台的限位槽内;再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固定木盘;继而在钻孔装置中,通过双线电动滑轨驱动安装架下降,安装架上的驱动电机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多个夹具与钻头转动,实现同时加工木盘上的多个小孔;最终解除夹持装置对木盘的固定效果,通过自动上下料装置取下木盘,因此具有精确定位小孔的加工位置、通过自动化加工的提高加工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线缆卷筒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家生产线缆卷筒,线缆卷筒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电机厂、码头与煤厂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线缆卷筒。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对线缆卷筒的性能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研究与不断完善线缆卷筒,通过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不断改进线缆卷筒的不足之处,使其更符合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在线缆卷筒中的木盘中部需开设中心孔,且在木盘上需开设多个以中心孔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小孔。在通过钻孔加工设备加工多个小孔时,小孔的加工位置无法得到精确控制,且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具有精确定位小孔的加工位置、通过自动化加工的提高加工效率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中部的加工台、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夹持木盘的夹持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在下降过程中实现钻孔的钻孔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对木盘进行上下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双线电动滑轨、设置在双线电动滑轨的滑台上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上的驱动电机、多个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分别对应木盘上的多个小孔的夹具、设置在夹具上的钻头、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多个夹具之间的联动机构;所述加工台上表面设置有供木盘嵌入的限位槽,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与限位槽中部相通以防止多个钻头工作过程中发生碰撞的通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夹具顶部的从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同时与多个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台两侧开设有与限位槽相通的滑槽,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的第一夹持板、两个设置在加工台和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的第一驱动气缸,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板相互靠近过程中用于夹持木盘的周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述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两个设置在机架两侧的电动滚珠丝杆滑台、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电动滚珠丝杆滑台的滑动座上的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上的第二夹持板、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将驱动木盘向上运动后脱离限位槽的举升机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板相互靠近过程中用于夹持木盘的周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多个与限位槽相通且以限位槽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机架上的举升气缸,多个所述举升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对应多个通孔且在穿过通孔后用于驱动木盘向上运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先通过自动上下料装置将木盘输送到加工台的限位槽内;再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固定木盘;继而在钻孔装置中,通过双线电动滑轨驱动安装架下降,安装架上的驱动电机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多个夹具与钻头转动,实现同时加工木盘上的多个小孔;最终解除夹持装置对木盘的固定效果,通过自动上下料装置取下木盘,因此具有精确定位小孔的加工位置、通过自动化加工的提高加工效率的作用;2、在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多个与之啮合的从动轮转动,从而实现带动多个夹具与钻头同时转动,实现在木盘上加工多个小孔;3、在通过自动上下料装置将木盘输送到加工台的限位槽内时,两个第一驱动气缸带动两个第一夹持板相互靠近并夹持木盘的周侧,从而防止木盘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松动;4、在上料时,先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气缸使得木盘夹紧在两个第二夹持板之间时,再通过电动滚珠丝杆带动第二驱动气缸移动后使得木盘移动到对应限位槽处;然后通过举升机构向上运动后抵触在木盘的下表面;最终在举升机构向下移动后使得木盘嵌入在限位槽内;在下料时,通过举升机构驱动木盘向上运动后脱离限位槽,且使得木盘运动第二夹持板的所在高度,继而通过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夹持板移动后实现夹持木盘的周侧,最终通过电动滚珠丝杆带动第二驱动气缸移动后实现下料;5、多个举升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时,可穿过加工台上的通孔后实现驱动木盘向上运动,且多个通孔以限位槽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可提高木盘升降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加工太、夹持装置和举升机构的结构;图3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2、加工台;21、限位槽;22、通槽;23、滑槽;24、通孔;31、第一夹持板;32、第一驱动气缸;41、双线电动滑轨;42、安装架;43、驱动电机;44、夹具;45、钻头;46、联动机构;461、从动齿轮;462、主动齿轮;51、电动滚珠丝杆滑台;52、第二驱动气缸;53、第二夹持板;54、举升机构;541、举升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中部的加工台2、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夹持木盘的夹持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且在下降过程中实现钻孔的钻孔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对木盘进行上下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加工台2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供木盘嵌入的限位槽21,在加工台2上设置有与限位槽21中部相通的通槽22,木盘的多个所需加工的小孔均落在通槽22的所在范围内。如图1和图2所示,加工台2两侧开设有与限位槽21相通的滑槽23。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23内的第一夹持板31、两个固定设置在加工台2和两个第一夹持板31之间的第一驱动气缸32。两个第一夹持板31相互靠近过程中用于夹持木盘的周侧。如图1和图3所示,钻孔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一侧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双线电动滑轨41、固定设置在双线电动滑轨41的滑台上的安装架42、固定设置在安装架42上的驱动电机43、多个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架42上且分别对应木盘上的多个小孔的夹具44、安装在夹具44上的钻头45、设置在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多个夹具44之间的联动机构46。联动机构46包括多个分别固定设置在多个夹具44顶部的从动齿轮461、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上且同时与多个从动齿轮461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62。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电动滚珠丝杆滑台51、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电动滚珠丝杆滑台51的滑动座上的第二驱动气缸52、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52上的第二夹持板53、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将驱动木盘向上运动后脱离限位槽21的举升机构54。电动滚珠丝杆滑台5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23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第二夹持板53相互靠近过程中用于夹持木盘的周侧。如图2所示,在加工台2上设置有多个与限位槽21相通且以限位槽21的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通孔24。举升机构54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举升气缸541,多个举升气缸5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中部的加工台(2)、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夹持木盘的夹持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且在下降过程中实现钻孔的钻孔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对木盘进行上下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n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一侧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双线电动滑轨(41)、设置在双线电动滑轨(41)的滑台上的安装架(42)、设置在安装架(42)上的驱动电机(43)、多个转动连接在安装架(42)上且分别对应木盘上的多个小孔的夹具(44)、设置在夹具(44)上的钻头(45)、设置在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多个夹具(44)之间的联动机构(46);/n所述加工台(2)上表面设置有供木盘嵌入的限位槽(21),所述加工台(2)上设置有与限位槽(21)中部相通以防止多个钻头(45)工作过程中发生碰撞的通槽(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中部的加工台(2)、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夹持木盘的夹持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且在下降过程中实现钻孔的钻孔装置、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对木盘进行上下料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一侧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双线电动滑轨(41)、设置在双线电动滑轨(41)的滑台上的安装架(42)、设置在安装架(42)上的驱动电机(43)、多个转动连接在安装架(42)上且分别对应木盘上的多个小孔的夹具(44)、设置在夹具(44)上的钻头(45)、设置在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多个夹具(44)之间的联动机构(46);
所述加工台(2)上表面设置有供木盘嵌入的限位槽(21),所述加工台(2)上设置有与限位槽(21)中部相通以防止多个钻头(45)工作过程中发生碰撞的通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卷筒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44)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架(42)上,所述联动机构(46)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夹具(44)顶部的从动齿轮(461)、设置在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上且同时与多个从动齿轮(461)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6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硕蔡自强蓝裕浩富晓峰朱金力陈彬彬柯良董汉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