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及准直调节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90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6
一种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及准直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包括该系统包括打靶激光光路的一部分,其特点在于还包括模拟光路、微通道姿态调节装置和观测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激光与微通道靶实现较好准直效果以满足打靶实验需求,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准直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及准直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特别是一种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及准直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成为激光物理领域关注的重点,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激光与固体平面靶及各种气体靶相互作用,希望从中获得高品质(高能量、高流强、低能散、高准直)的电子源、离子源和X/gamma射线源,此类粒子源在生物医疗、化学材料、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在强激光与固体平面靶作用过程中,等离子体内可以建立高达1TV/m的电荷分离场,该电场能在皮秒时间尺度内将质子加速到近百MeV;在强激光与气体靶作用研究中,已经获得近8GeV的高能电子束。相比于传统加速器,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的加速器具有加速梯度高、无破坏阈值、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成为未来加速器发展的研究热点。当下,为了继续提高各类粒子源(电子源、离子源和X/gamma射线源)品质,在不断提升激光强度与激光对比度的同时,还要对靶条件进行优化。理论模拟发现,微通道靶在优化粒子源品质上有着特别的优势(详见L.L.Ji,Towards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打靶激光光路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光路、微通道姿态调节装置和观测平面(9),所述的打靶激光光路的一部分包括,沿打靶激光光束(b)方向依次是第三反射镜(5)、离轴抛物面镜(6)和微通道靶(7),所述的模拟光路包括激光器(1)、第一反射镜(2)、电动平移台(3)、第二反射镜(4)、第三反射镜(5)、离轴抛物面镜(6)、微通道靶(7)和微通道姿态调节器(8),所述的第二反射镜(4)放置在所述的电动平移台(3)上,所述的微通道靶姿态调节器(8)装有可绕靶材中心法线360度旋转的拨轮,所述的微通道靶(7)置于所述的微通道姿态调节器(8)的拨轮上,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打靶激光光路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光路、微通道姿态调节装置和观测平面(9),所述的打靶激光光路的一部分包括,沿打靶激光光束(b)方向依次是第三反射镜(5)、离轴抛物面镜(6)和微通道靶(7),所述的模拟光路包括激光器(1)、第一反射镜(2)、电动平移台(3)、第二反射镜(4)、第三反射镜(5)、离轴抛物面镜(6)、微通道靶(7)和微通道姿态调节器(8),所述的第二反射镜(4)放置在所述的电动平移台(3)上,所述的微通道靶姿态调节器(8)装有可绕靶材中心法线360度旋转的拨轮,所述的微通道靶(7)置于所述的微通道姿态调节器(8)的拨轮上,所述的激光器(1)输出的模拟激光束(a)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4)、第三反射镜(5)、离轴抛物面镜(6)和微通道靶(7),所述的模拟激光束(a)穿过所述的微通道靶(7)后光强重新分布的光束(c),该光强重新分布的光束(c)入射到所述的观测平面(9),该光强重新分布的光束(c)的光轴垂直于所述的观测平面(9)的前表面,所述的第一反射镜(2)、电动平移台(3)、第二反射镜(4)、第三反射镜(5)、离轴抛物面镜(6)、微通道靶(7)、微通道靶姿态调节器(8)和观测平面(9)均位于真空室(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1)输出的模拟激光束(a)为连续光,聚焦后光强低于107W/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激光束(a)的直径小于打靶激光束(b)的直径,两光束经所述的反射镜(5)和离轴抛物面镜(6),且同轴传输并聚焦于同一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与微通道靶准直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反射镜(4)跟随所述的电动平移台(3)上下移动,向下移动时可以完全退出打靶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承宇张辉李顺李昂骁吉亮亮沈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