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能够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调控,反应釜使用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防止物料残留在反应釜内,影响下一次反应。目前反应釜在清洗时,对于带有搅拌结构的反应釜,通常都是通过内部搅拌轴对水进行搅拌实现对反应釜进行辅助清洗,这样操作,清洗的效果较差,而对于未设搅拌机构的反应釜,传统的清洗方式都是人工清洗,人工劳动量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如何专利技术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旨在改善通过内部搅拌轴对水进行搅拌实现对反应釜进行辅助清洗,清洗的效果较差,人工清洗的方式存在人工劳动量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包括罐体组件、混合搅拌组件以及清洗组件。所述罐体组件包括壳体、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组件(100),所述罐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10)、支撑腿(120)以及出料管(180),所述壳体(110)的上方开设有加料口(130)和进液口(140),所述支撑腿(120)连接在所述壳体(110)的下方两侧,所述出料管(180)连接在所述壳体(110)的底端;/n混合搅拌组件(200),所述混合搅拌组件(200)包括第一电机(210)、转轴(220)、搅拌杆(230)、第二电机(240)、第一搅拌件(250)、第三电机(260)以及第二搅拌件(270),所述第一电机(210)固定在所述壳体(110)的上方,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组件(100),所述罐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10)、支撑腿(120)以及出料管(180),所述壳体(110)的上方开设有加料口(130)和进液口(140),所述支撑腿(120)连接在所述壳体(110)的下方两侧,所述出料管(180)连接在所述壳体(110)的底端;
混合搅拌组件(200),所述混合搅拌组件(200)包括第一电机(210)、转轴(220)、搅拌杆(230)、第二电机(240)、第一搅拌件(250)、第三电机(260)以及第二搅拌件(270),所述第一电机(210)固定在所述壳体(110)的上方,所述转轴(22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所述转轴(2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230)与所述转轴(2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40)和所述第三电机(260)固定在所述壳体(110)的底端,所述第一搅拌件(250)和所述第二搅拌件(27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一搅拌件(250)与所述第二电机(24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件(270)与所述第三电机(26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清洗组件(300),所述清洗组件(300)包括水箱(310)、抽水泵(320)、集水管(330)、喷头(340)、固定杆(350)、刮板(360)以及刷头(370),所述水箱(3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一侧,所述抽水泵(320)固定在所述壳体(110)的外部一侧,所述抽水泵(320)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310)连接,所述集水管(330)固定在所述壳体(110)的内部上方,所述抽水泵(320)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水管(330)连接,所述喷头(340)与所述集水管(330)连通,所述固定杆(350)的一端与所述转轴(220)固定连接,所述刮板(360)和所述刷头(370)分别与所述固定杆(35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刮板(360)和所述刷头(370)与所述壳体(110)的内壁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底反应釜的水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20)的下方设置有地脚(122),所述地脚(122)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艺,许久良,
申请(专利权)人:贵港市微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