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6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沿轨道架设可调节喷头方位的门型喷涂架,门型喷涂架下的地坑设置驱动轮对自旋转的上料推轮装置并于轨道接壤,进入门型喷涂架前的轨道侧或轨道上架设轮对规格识别设备用于提前识别检测轮对规格,进而实现按规格调整喷头和上料推轮装置的目的,进入位、驶出位、及工作位设置位置识别传感器,地坑还适配设置喷涂污染吸收系统,该设备可以针对不同规格轮对和喷涂位进行适应性喷涂调整,智能化识别轮对规格,喷涂过程可以精确定位喷头处于对应喷涂面,喷涂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多喷头作业和轮对进出工位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喷涂效率,喷涂配套漆雾处理系统,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
本技术属于铁路轮对制造检修
,具体是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
技术介绍
铁路车辆轮对在生产成型完毕或者使用维修完毕后,需要在车轴及车轮相应的非工作面进行喷涂,实施表面保护措施,达到相关铁路技术标准,铁路轮对规格有多种,所以需要满足不同轴长或轮高的多种规格轮对上线进行喷涂,需要满足上述多种规格轮对的识别测量和自动化进出线,喷涂设备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和自动化快速环保喷涂,喷涂对位需要十分精确不留死角,从而实现省时省力,质量严控的目的,但目前现有的技术设备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多种规格铁路轮对自动化喷涂的问题,专利技术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包括沿轨道设置的门型喷涂架、上料推轮装置、喷涂污染吸收系统,还包括轮对规格识别设备、位置识别传感器;沿轨道依次设置进入位、工作位、驶出位;位置识别传感器包括:测距感应头、工作位感应器、输出位感应器,驶出位的轨道之间设置输出位感应器;轮对规格识别设备设置于进入位的轨道旁侧或架设轨道两侧,包括竖向柱和横向梁,竖向柱设置水平照射测量轮对轴距的测距感应头,横向梁设置垂直向下照射测量轮径和/或轴径的测距传感器;工作位设置门型喷涂架及上料推轮装置,门型喷涂架包括:横跨轨道的门架上设置的线性模组,线性模组驱动连接设置有水平升降的横向直线轨道,沿横向直线轨道设置有边位喷涂装置和中位喷涂装置,边位喷涂装置数量为2个,中位喷涂装置位于两边位喷涂装置之间;每个边位喷涂装置设置有摆动的喷头、固定的喷头,中位喷涂装置设置有摆动的喷头;上料推轮装置设置于门型喷涂架下的地坑内,上料推轮装置设置有限定轮对位置且驱动其自转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主动转轮、升降轮,所述主动转轮、升降轮之间距离小于轮对的车轮直径,主动转轮设置驱动连接其旋转的电机,主动转轮、升降轮的转轴平行且轮辙线一致,上料推轮装置设置有驱动升降轮升降的升降缸,上料推轮装置为两个对称布置于地坑内,主动转轮、升降轮处于进出的双轨接壤处,两个上料推轮装置设置于地坑内设置的地轨上,两个上料推轮装置之间还设置间距调节装置;工作位感应器设置于上料推轮装置上,工作位感应器感应照射点为主动转轮、升降轮之间;喷涂污染吸收系统包括格板、过滤层、抽吸孔道、漆渣处理系统,地坑口地面、两上料推轮装置之间设置格板,上料推轮装置设置固定过滤层,两上料推轮装置之间设置可调过滤层,可调过滤层为分别侧体粘附于两上料推轮装置的、水平交叉层叠的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地坑底部依次连接抽吸孔道、漆渣处理系统。架设轨道两侧的轮对规格识别设备竖向柱具体为柱体,横向梁具体为一端耳轴连接柱体上端的摆动横臂,柱体竖直内置升降驱动器,升降驱动器伸缩端连接设置支杆,支杆与摆动横臂中段活动连接,升降驱动器伸缩杆伸缩推动支杆推顶摆动横臂上下开合,摆动横臂处于横向位的底面设置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至少两个,分别对应被测轮对的轮踏面和外轴,测距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轨道旁侧的轮对规格识别设备竖向柱具体为竖杆,横向梁具体为横向直线模组,竖杆和横向直线模组组成的门架,横向直线模组设置活动滑块,活动滑块底部设置朝下的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至少两个分别对应被测轮对的轮踏面和外轴,竖杆的门架内侧设置用于检测感应轮对的位置和轮轴长度的测距感应头。边位喷涂装置包括轨道连接件、两组伸缩架以及对应的两组喷头安装座,两组伸缩架分别为较长的第一伸缩架、较短的第二伸缩架,第二伸缩架的喷头安装座集成了具有喷头喷洒方向调整功能的摆喷装置;中位喷涂装置包括轨道连接件,伸缩架以及用于设置喷头的安装座,喷头安装座集成了具有喷头喷洒方向调整功能的摆喷装置,轨道连接件具体为安装于横向直线轨道上并沿横向直线轨道任意移动的滑动块,横向直线轨道的轨道面开有沿轨道延伸方向的槽,槽内固定有链条或齿条,滑动块设置于横向直线轨道上,其面对轨道面一侧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有链轮或齿轮,伺服电机啮合链轮或齿轮转动,使其自身相对于链条或齿条位移,从而带动轨道连接件沿轨道移动。摆喷装置包括:杆连接件、旋转驱动器、U板连接件、槽型件、喷头,其中杆连接件上端连接固定短滑杆,杆连接件下方板左侧固定设置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驱动轴穿过下方板至右侧连接固定U板连接件,U板连接件再连接固定开口向外的槽型件,槽型件固定设置喷头,旋转驱动器驱动槽型件及内置的喷头进行喷口旋转喷涂。第一伸缩架包括长滑杆和滑杆紧固件,滑杆紧固件固定安装于轨道连接件上并设有与长滑杆匹配的滑槽,长滑杆朝向轮对一侧端头固定喷头安装座,具体为槽型挡板,槽型挡板的槽内中部设置槽型杆件、槽型挡板中间上部固定于长滑杆,槽型杆件的杆中位固定设置喷头,槽型挡板的槽板一侧设置单向弧形挡板,第二伸缩架包括短滑杆和第二滑杆紧固件,第二滑杆紧固件固定安装于轨道连接件上并设有与短滑杆匹配的滑槽,短滑杆朝向轮对一侧端头固定有喷头安装座。旋转驱动器为伺服电机、液动或气动摆动缸,气动摆动缸为具有三位置定位转台式回转摆动气缸。轨道包括不同轨距的多对轨道或轨距可调的一对轨道,其轨面高度齐高。中位喷涂装置包括与边位喷涂装置相同的轨道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伸缩架相同的伸缩架,与固定安装于第二伸缩架的喷头安装座相同的喷头安装座,喷头安装座集成了与边位喷涂装置相同的摆喷装置,中位喷涂装置的伸缩架固定设置有双向挡板,双向挡板包括:挂勾端、平面体、左弧板、右弧板,其中所述平面体上中部固定设置挂勾端,平面体两端下垂竖向对称固定设置左弧板、右弧板,左弧板、右弧板下缘设置对称的仿形弧面缺口,左弧板、右弧板分别处于摆喷装置两侧。上料推轮装置之间的间距调节装置为双出杆缸,双出杆缸缸体沿地轨固定于坑底地面,双出杆缸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料推轮装置,双出杆缸缸杆伸缩驱动两上料推轮装置进行间距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可以针对不同规格轮对和喷涂位进行适应性喷涂调整,智能化识别轮对规格,喷涂过程可以精确定位喷头处于对应喷涂面,喷涂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多喷头作业和轮对进出工位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喷涂效率,喷涂配套漆雾处理系统,利于环保。本技术解决了不同规格轮对共线喷涂的兼容性问题,相比机械臂喷涂方式具有较高性价比,自动化程度高且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三维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轮对喷涂部位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门型喷涂架三维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摆喷装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槽型挡板固定喷头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双向挡板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轮对规格识别设备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上料推轮装置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喷涂污染吸收系统构成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轮对规格识别设备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横向直线轨道断面示意图。其中,1-门型喷涂架、2-上料推轮装置、3-轮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包括沿轨道(5)设置的门型喷涂架(1)、上料推轮装置(2)、喷涂污染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对规格识别设备(4)、位置识别传感器;/n所述沿轨道(5)依次设置进入位、工作位、驶出位;/n所述位置识别传感器包括:测距感应头(7)、工作位感应器(8)、输出位感应器(9),所述驶出位的轨道之间设置输出位感应器(9);/n所述轮对规格识别设备(4)设置于进入位的轨道(5)旁侧或架设轨道(5)两侧,包括竖向柱和横向梁,所述竖向柱设置水平照射测量轮对轴距的测距感应头(7),所述横向梁设置垂直向下照射测量轮径和/或轴径的测距传感器(406);/n所述工作位设置所述门型喷涂架(1)及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所述门型喷涂架(1)包括:横跨轨道(5)的门架上设置的线性模组(104),所述线性模组(104)驱动连接设置有水平升降的横向直线轨道(105),沿所述横向直线轨道(105)设置有边位喷涂装置和中位喷涂装置,边位喷涂装置数量为2个,中位喷涂装置位于两边位喷涂装置之间;/n每个所述边位喷涂装置设置有摆动的喷头、固定的喷头,所述中位喷涂装置设置有摆动的喷头;/n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于门型喷涂架(1)下的地坑(6)内,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有限定轮对位置且驱动其自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所述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之间距离小于轮对的车轮直径,所述主动转轮(205)设置驱动连接其旋转的电机(208),所述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的转轴平行且轮辙线一致,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有驱动所述升降轮(207)升降的升降缸(202),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为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地坑(6)内,所述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处于进出的双轨接壤处,两个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于所述地坑(6)内设置的地轨(16)上,两个上料推轮装置(2)之间还设置间距调节装置;/n所述工作位感应器(8)设置于上料推轮装置(2)上,所述工作位感应器(8)感应照射点为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之间;/n所述喷涂污染吸收系统包括格板、过滤层、抽吸孔道、漆渣处理系统,所述地坑(6)口地面、两上料推轮装置(2)之间设置格板,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固定过滤层,所述两上料推轮装置(2)之间设置可调过滤层,所述可调过滤层为分别侧体粘附于两上料推轮装置的、水平交叉层叠的上过滤层(13)和下过滤层(14),所述地坑(6)底部依次连接抽吸孔道、漆渣处理系统(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包括沿轨道(5)设置的门型喷涂架(1)、上料推轮装置(2)、喷涂污染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对规格识别设备(4)、位置识别传感器;
所述沿轨道(5)依次设置进入位、工作位、驶出位;
所述位置识别传感器包括:测距感应头(7)、工作位感应器(8)、输出位感应器(9),所述驶出位的轨道之间设置输出位感应器(9);
所述轮对规格识别设备(4)设置于进入位的轨道(5)旁侧或架设轨道(5)两侧,包括竖向柱和横向梁,所述竖向柱设置水平照射测量轮对轴距的测距感应头(7),所述横向梁设置垂直向下照射测量轮径和/或轴径的测距传感器(406);
所述工作位设置所述门型喷涂架(1)及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所述门型喷涂架(1)包括:横跨轨道(5)的门架上设置的线性模组(104),所述线性模组(104)驱动连接设置有水平升降的横向直线轨道(105),沿所述横向直线轨道(105)设置有边位喷涂装置和中位喷涂装置,边位喷涂装置数量为2个,中位喷涂装置位于两边位喷涂装置之间;
每个所述边位喷涂装置设置有摆动的喷头、固定的喷头,所述中位喷涂装置设置有摆动的喷头;
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于门型喷涂架(1)下的地坑(6)内,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有限定轮对位置且驱动其自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相邻设置的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所述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之间距离小于轮对的车轮直径,所述主动转轮(205)设置驱动连接其旋转的电机(208),所述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的转轴平行且轮辙线一致,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有驱动所述升降轮(207)升降的升降缸(202),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为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地坑(6)内,所述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处于进出的双轨接壤处,两个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于所述地坑(6)内设置的地轨(16)上,两个上料推轮装置(2)之间还设置间距调节装置;
所述工作位感应器(8)设置于上料推轮装置(2)上,所述工作位感应器(8)感应照射点为主动转轮(205)、升降轮(207)之间;
所述喷涂污染吸收系统包括格板、过滤层、抽吸孔道、漆渣处理系统,所述地坑(6)口地面、两上料推轮装置(2)之间设置格板,所述上料推轮装置(2)设置固定过滤层,所述两上料推轮装置(2)之间设置可调过滤层,所述可调过滤层为分别侧体粘附于两上料推轮装置的、水平交叉层叠的上过滤层(13)和下过滤层(14),所述地坑(6)底部依次连接抽吸孔道、漆渣处理系统(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设轨道(5)两侧的轮对规格识别设备(4)竖向柱具体为柱体(401),横向梁具体为一端耳轴连接柱体(401)上端的摆动横臂(404),所述柱体(401)竖直内置升降驱动器(402),所述升降驱动器(402)伸缩端连接设置支杆(405),所述支杆(405)与摆动横臂(404)中段活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402)伸缩杆伸缩推动支杆(405)推顶摆动横臂(404)上下开合,所述摆动横臂(404)处于横向位的底面设置测距传感器(406),所述测距传感器(406)至少两个,分别对应被测轮对的轮踏面和外轴,所述测距传感器(406)为激光测距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5)旁侧的轮对规格识别设备(4)竖向柱具体为竖杆(407),横向梁具体为横向直线模组(408),所述竖杆(407)和所述横向直线模组(408)组成的门架,所述横向直线模组(408)设置活动滑块(409),所述活动滑块(409)底部设置朝下的测距传感器(406),所述测距传感器(406)至少两个分别对应被测轮对的轮踏面和外轴,所述竖杆(407)的门架内侧设置用于检测感应轮对的位置和轮轴长度的测距感应头(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轮对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位喷涂装置包括轨道连接件、两组伸缩架以及对应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杨璐董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昶盛博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