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装置及脱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适应变形镜的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装置及脱模方法。
技术介绍
地基望远镜受制于大气湍流的影响,像质只能达到视宁度极限而非仪器的衍射极限。自适应光学技术可降低大气湍流对望远镜成像的影响,提升地基望远镜的分辨本领。随着自适应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加工和制作成为其关键技术之一。在制作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过程中必须涉及到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常见的脱模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将超薄自适应变形镜放入烘箱中,待柏油熔化后将超薄自适应变形镜与基底镜分离([1]黄启泰,郭培基,倪颖,等.超轻超薄反射镜加工工艺研究[J].光学技术,2007,33(5):741-744.),该方案的不足是,镜面温度较高,人员操作困难,且将柏油融化后需要打开加热炉,操作过程易导致柏油和镜面的二次粘结;第二种是以某种溶液作为载体,间接加热柏油,常见的加热载体一般是沸点较高的液体物质,如甘油、蓖麻油等,待柏油熔化后超薄自适应变形镜利用自身重力自行脱落([1]黄启泰,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源(1)、电阻丝(2)、导线(4)和柏油层(7),所述柏油层(7)均匀设于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与基底镜(5)之间,所述电阻丝(2)均匀设于柏油层(7)内,两端通过导线(4)连接至电源(1);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转台(8)、真空吸盘(9)和提升装置(10),所述基底镜(5)固定于转台(8)内,所述真空吸盘(9)设于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的凹面侧,用于吸取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所述提升装置(10)与真空吸盘(9)活动连接,用于提升真空吸盘(9),使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源(1)、电阻丝(2)、导线(4)和柏油层(7),所述柏油层(7)均匀设于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与基底镜(5)之间,所述电阻丝(2)均匀设于柏油层(7)内,两端通过导线(4)连接至电源(1);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转台(8)、真空吸盘(9)和提升装置(10),所述基底镜(5)固定于转台(8)内,所述真空吸盘(9)设于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的凹面侧,用于吸取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所述提升装置(10)与真空吸盘(9)活动连接,用于提升真空吸盘(9),使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与基底镜(5)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的材料为金属、光学玻璃、碳化硅或熔石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2)在柏油层(7)内呈S形分布,两端与导线(4)焊接连接,连接处设有绝缘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自适应变形镜(11)的凸面为非球面,朝向柏油层(7);所述基底镜(5)的凹面为球面,朝向柏油层(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自适应变形镜的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自波,焦晓洁,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