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双视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双视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即是提供显示器产品中的一个背面光源组件,背光质量决定了显示器的亮度、出射光均匀度、色阶等重要参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显示器的发光效果。一般来说,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与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由于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能够将产品做得更薄,因此被现有的显示设备越来越多采用。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导光板、位于导光板之入光面的光源以及位于导光板之出光面的光学膜片,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源所发出的光束自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会被导引至整个导光板中,通过在导光板的底面及出光面设置多个微结构,以破坏光的全反射,让光束自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自出光面出射的光束再通过位于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而形成显示器所需的面光源。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仅能够实现提供所需面光源的功能,组合至显示屏上,即只能够实现单一画面的显示,使得显示屏无论从那个视角观看画面都是统一的。但是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会有不同的使用需求,如对于车载中控显示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导光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101)和第一导光面(1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出光面(101)和所述第一导光面(102)之间的第一入光面(103),所述第一入光面(103)上配置有第一光源(2);/n棱镜片(3),配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1)的所述第一出光面(101)上,所述棱镜片(3)具有棱镜出光面(301)和与所述棱镜出光面(301)相对的若干排列的棱镜单元(302),所述棱镜单元(302)正对于所述第一出光面(101)设置;/n第二导光板(4),具有相对的第二出光面(401)和第二导光面(4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光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出光面(101)和第一导光面(1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出光面(101)和所述第一导光面(102)之间的第一入光面(103),所述第一入光面(103)上配置有第一光源(2);
棱镜片(3),配置于所述第一导光板(1)的所述第一出光面(101)上,所述棱镜片(3)具有棱镜出光面(301)和与所述棱镜出光面(301)相对的若干排列的棱镜单元(302),所述棱镜单元(302)正对于所述第一出光面(101)设置;
第二导光板(4),具有相对的第二出光面(401)和第二导光面(40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出光面(401)和所述第二导光面(402)之间的第二入光面(403),所述第二入光面(403)上配置有第二光源(5),所述第二出光面(401)正对于所述第一导光面(10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单元(302)的两侧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θ1,且50°≤θ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板(1)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θ2,所述第一光源(2)发射的光经所述第一入光面(103)折射进入所述第一导光板(1)内,并在所述第一导光板(1)内发生全反射,直至光在第一出光面(101)上的第一入射角小于或等于θ2后,由所述第一出光面(101)折射射出,再经过所述棱镜片(3)的所述棱镜单元(302)折射并由所述棱镜出光面(301)射出形成第一光线分布,所述第一光线分布朝向所述第一光源(2)方向偏摆,以垂直所述棱镜出光面(301)的垂线为基准,第一光线分布具有分布角度为15°≤θ3≤35°的第一波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板(4)发生全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勝,見村知哉,
申请(专利权)人: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