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495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位于检测平台上的待测电机、转速转矩测试仪、支撑对接座以及负载电机,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转速转矩测试仪与负载电机的输出轴在支撑对接座中进行对接,支撑对接座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中设有支撑轴承,支撑轴承包括内圈与外圈,内圈包括与第一固定部以及用于对接外圈的第一对接部,第一对接部两侧朝向第一固定部拱起,外圈包括与轴承座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用于对接内圈的第二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的两侧与第一对接部的两侧对应的朝向第一固定部拱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支撑轴承内圈和外圈设置成向中间拱起的结构,使得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提高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毂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电机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评价时,往往通过对被测电机的转轴施加不同的负载力矩方式,然后通过观测被测电机在不同力矩的作用下,其转轴的转速变换情况来评价被测电机的空载特性、负载特性、机械特性、动态特性等机械性能。申请号为CN201610622100.7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直线旋转电机动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被测直线旋转电机、电机底座、测试平台底座、第一底板、第二底板、转速转矩测试仪、旋转负载、滑块和滑轨、限位挡板、限位开关、推力传感器、位移速度传感器和直线旋转负载;所述被测直线旋转电机连通电机底座固定在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测试平台底座上;所述被测直线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转速转矩测试仪连接,并与第一旋转负载连接;所述转速转矩测试仪和第一旋转负载固定在装有滑块的第二底板上。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直线旋转电机的直线、旋转和螺旋运动的同平台测量以及各运动模式下的动态性能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在测试时,需要联轴器来增加轴的长度,轴的长度增加后会导致轴的质量增加,而轴是通过轴承继续进行支撑的,如图5所示,轴与轴承的内圈7过盈配合,轴的重力通过内圈7的底部以及滚动体作用在外圈的底部,此时,由于二者底部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内圈7与外圈8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在进行转速转矩测试时,该部分摩擦力会导致测试效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位于检测平台上的待测电机、转速转矩测试仪、支撑对接座以及负载电机,所述待测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转速转矩测试仪与负载电机的输出轴在支撑对接座中进行对接,所述支撑对接座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设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内圈与外圈,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分别与待测电机的输出轴以及负载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过盈配合,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中设有滚动体,所述内圈包括与第一固定部以及用于对接外圈的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两侧朝向第一固定部拱起,所述外圈包括与轴承座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以及用于对接内圈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两侧与第一对接部的两侧对应的朝向第一固定部拱起。较佳的,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两侧拱起的部分与第二对接部中心纵向轴线形成弯折角B,所述弯折角B的角度范围为30-45。较佳的,所述支撑对接座的底部设有供油箱,所述外圈的中间设有供油孔,所述供油孔一端与间隙连通,另一端连接有供油管,所述供油箱通过供油管与供油孔相连接。较佳的,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供油箱相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由低弹性模量材料制成。较佳的,所述负载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联轴器,所述负载电机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转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有控制器。较佳的,所述负载电机上位于输出轴下方的位置设有激光发射器,所述支撑对接座靠近负载电机的一侧位于输出轴下方的位置设有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与控制器相电连接。较佳的,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角度向上偏折。较佳的,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向上偏折的角度为8-15°。较佳的,所述待测电机和负载电机中的轴承结构与支撑对接座内的支撑轴承结构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将内圈和外圈设置成向上拱起的结构,使得内圈作用在外圈面上的接触压力降低,从而降低二者之间摩擦力,使得摩擦力对轴的转速影响降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2、设置有供油箱、供油管以及在外圈上设置的供油孔,由于外圈是固定不动的,通过供油箱和供油管往供油孔中输入润滑油,润滑油直达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间隙,可以及时为滚动体补充润滑油,保证工作时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润滑度,降低摩擦力,进一步提升检测效果。3、负载电机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可以调节负载电机的位置,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对负载电机以及支撑对接座的位置进行校准,保证负载电机的输出轴能够对准支撑对接座,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对接座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轴承受力结构图;图4为专利技术激光定位发射示意图;图5为传统轴承图;图中:1检测平台、2待测电机、3转速转矩测试仪、4支撑对接座、5负载电机、6轴承座、7内圈、8外圈、9间隙、10滚动体、11第一固定部、12第一对接部、13第二固定部、14第二对接部、15供油箱、16供油孔、17供油管、18储油箱、19回流管、20联轴器、21固定板、22升降装置、23控制器、24激光发射器、25激光接收器、26第一斜面、27第二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位于检测平台1上的待测电机2、转速转矩测试仪3、支撑对接座4以及负载电机5,待测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转速转矩测试仪3与负载电机5的输出轴在支撑对接座4中进行对接,支撑对接座4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6,轴承座6中设有支撑轴承,支撑轴承包括内圈7与外圈8,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7分别与待测电机2的输出轴以及负载电机5的输出轴进行过盈配合,支撑轴承的内圈7与外圈8之间设有间隙9,间隙9中设有滚动体10,内圈7包括与第一固定部11以及用于对接外圈8的第一对接部12,第一对接部12两侧朝向第一固定部11拱起,外圈8包括与轴承座6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13以及用于对接内圈7的第二对接部14,第二对接部的两侧与第一对接部12的两侧对应的朝向第一固定部11拱起,如图3所示,第一对接部12相对第二对接部14的一面实际为两个向上的第一斜面26,而第二对接部14相对第一对接部13的面实际为两个向上的第二斜面27,两个第一斜面26以及两个第二斜面27的中间未安装滚动体10,所以中间部分不存在作用力,如图5所示,传统轴承内圈7对外圈8之间的接触压力为轴与内圈7的重力G1,而本申请中内圈7对外圈8之间的接触压力为2G3,G3为垂直于第二斜面27的力,也就是内圈7作用与外圈上的力,2G3是由于第二斜面27共有两个,所述要乘以2,由图4的示意图可以看出,G3等于cosAG2。由于G2等于二分之一的G1,因为在本申请中轴于内圈7的重力同时作用在两个第二斜面27上(本实施例改变了内圈7和外圈8的形状的同时假设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G1等于2G2),本申请中内圈7对外圈8之间的接触压力为cosAG1,A是一个锐角,所以cosAG1是小于G1的,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内圈7与外圈8之间的接触压力是小于传统轴承结构内圈7与外圈8之间的接触压力的,由于摩擦力只与接触面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粗糙程度有关,本申请结构的接触压力变小,会使得内圈7与外圈8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轴与内圈7在转动时,内圈7与外圈8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会减小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1)、位于检测平台(1)上的待测电机(2)、转速转矩测试仪(3)、支撑对接座(4)以及负载电机(5),所述待测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转速转矩测试仪(3)与负载电机(5)的输出轴在支撑对接座(4)中进行对接,所述支撑对接座(4)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6),所述轴承座(6)中设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内圈(7)与外圈(8),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7)分别与待测电机(2)的输出轴以及负载电机(5)的输出轴进行过盈配合,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7)与外圈(8)之间设有间隙(9),所述间隙(9)中设有滚动体(10),所述内圈(7)包括与第一固定部(11)以及用于对接外圈(8)的第一对接部(12),所述第一对接部(12)两侧朝向第一固定部(11)拱起,所述外圈(8)包括与轴承座(6)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13)以及用于对接内圈(7)的第二对接部(14),所述第二对接部(14)的两侧与第一对接部(12)的两侧对应的朝向第一固定部(11)拱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平台(1)、位于检测平台(1)上的待测电机(2)、转速转矩测试仪(3)、支撑对接座(4)以及负载电机(5),所述待测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转速转矩测试仪(3)与负载电机(5)的输出轴在支撑对接座(4)中进行对接,所述支撑对接座(4)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6),所述轴承座(6)中设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包括内圈(7)与外圈(8),两个支撑轴承的内圈(7)分别与待测电机(2)的输出轴以及负载电机(5)的输出轴进行过盈配合,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圈(7)与外圈(8)之间设有间隙(9),所述间隙(9)中设有滚动体(10),所述内圈(7)包括与第一固定部(11)以及用于对接外圈(8)的第一对接部(12),所述第一对接部(12)两侧朝向第一固定部(11)拱起,所述外圈(8)包括与轴承座(6)相固定的第二固定部(13)以及用于对接内圈(7)的第二对接部(14),所述第二对接部(14)的两侧与第一对接部(12)的两侧对应的朝向第一固定部(11)拱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部(14)的两侧拱起的部分与第二对接部(14)中心纵向轴线形成弯折角B,所述弯折角B的角度范围为3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对接座(4)的底部设有供油箱(15),所述外圈(8)的中间设有供油孔(16),所述供油孔(16)一端与间隙(9)连通,另一端连接有供油管(17),所述供油箱(15)通过供油管(17)与供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岭蒋生富丁存网秦存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源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