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2336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和过冷机构,所述过冷机构具有补气出口,所述吸气口通过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且所有所述补气口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控制机构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利用过冷机构对压缩机的至少一个气缸进行喷焓补气,从而有效的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热泵系统的换热效果,利用第二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对压缩机的补气位置和补气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增加热泵系统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范围,而且将现有技术中的闪发器替换为过冷机构,能够增加进入换热器的冷媒换热量,从而进一步增加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需求会进一步增大,空气源热泵以其高效、节能、环保、适用性广和安装方便的优势在我国中部地区被广泛使用,然而当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空气源热泵系统换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泵系统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换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对压缩机进行喷焓补气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气缸,所有所述气缸依次串联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气缸上设置有一个补气口,所述压缩机上设置有吸气口;过冷机构,所述过冷机构具有补气出口,所述吸气口通过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且所有所述补气口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控制机构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上还设置有排气口,沿所述吸气口至所述排气口方向,所有所述气缸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缸和至少一个第二气缸,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所述补气口。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外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气缸,所有所述气缸依次串联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气缸上设置有一个补气口(11),所述压缩机(1)上设置有吸气口(12);/n过冷机构(2),所述过冷机构(2)具有补气出口,所述吸气口(12)通过第一控制机构(3)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且所有所述补气口(11)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控制机构(4)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所述压缩机(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气缸,所有所述气缸依次串联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气缸上设置有一个补气口(11),所述压缩机(1)上设置有吸气口(12);
过冷机构(2),所述过冷机构(2)具有补气出口,所述吸气口(12)通过第一控制机构(3)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且所有所述补气口(11)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控制机构(4)与所述补气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上还设置有排气口(13),沿所述吸气口(12)至所述排气口(13)方向,所有所述气缸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缸(14)和至少一个第二气缸(15),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气缸(15)上设置有所述补气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外换热器(5)和室内换热器(6),所述过冷机构(2)具有冷媒管路和过冷管路,所述冷媒管路的第一端和所述过冷管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室外换热器(5)连通,所述冷媒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6)连通,所述过冷管路的第二端构成所述补气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机构(7),所述第一节流机构(7)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5)连通,所述冷媒管路的第一端和所述过冷管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7)的第二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机构(7)的第二端与所述过冷管路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机构(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5)上设置有进气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陈英杰张辉王新亮傅英胜薛寒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