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中药提取用煎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24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中药提取用煎煮装置,包括保温外壳,保温外壳内下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棒,所述保温外壳顶端外壁上螺接有保温顶盖,所述保温顶盖底部中心处外壁上焊接有螺纹凸台,且螺纹凸台外壁上螺接有过滤筒,所述保温外壳两侧外壁上均设有蒸汽回收机构,所述蒸汽回收机构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套接于保温外壳一侧内壁上,所述进气管底端外壁上套接有冷凝仓,且冷凝仓一侧焊接于保温外壳一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同时能够提取出中药残渣中化学成分,提高了煎煮效率,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在排放煎煮液时被烫伤,圆台状的橡胶塞提高了排水管的密封性,避免了煎煮液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中药提取用煎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提取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中药提取用煎煮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药的化学成所含成份十分复杂,既有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又有无效成份,也包含有毒成份,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药提取就是利用一些技术最大限度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使得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使中药的效果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提取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时,需要用到煎煮装置,但是,现有的煎煮装置在煎煮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被排放出去,由于水蒸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水蒸气会将热量带走,导致大量的热量流失,进而导致煎煮装置的热利用率低,煎煮效率低,同时,现有的煎煮装置在进行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中药提取用煎煮装置,包括保温外壳(1),其特征在于,保温外壳(1)内下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棒(2),所述保温外壳(1)顶端外壁上螺接有保温顶盖(3),所述保温顶盖(3)底部中心处外壁上焊接有螺纹凸台(4),且螺纹凸台(4)外壁上螺接有过滤筒(5),所述保温外壳(1)两侧外壁上均设有蒸汽回收机构,所述蒸汽回收机构包括“L”形结构的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一端套接于保温外壳(1)一侧内壁上,所述进气管(6)底端外壁上套接有冷凝仓(7),且冷凝仓(7)一侧焊接于保温外壳(1)一侧外壁上,所述冷凝仓(7)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固定管(8),且固定管(8)内套设有网格筒(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中药提取用煎煮装置,包括保温外壳(1),其特征在于,保温外壳(1)内下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棒(2),所述保温外壳(1)顶端外壁上螺接有保温顶盖(3),所述保温顶盖(3)底部中心处外壁上焊接有螺纹凸台(4),且螺纹凸台(4)外壁上螺接有过滤筒(5),所述保温外壳(1)两侧外壁上均设有蒸汽回收机构,所述蒸汽回收机构包括“L”形结构的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一端套接于保温外壳(1)一侧内壁上,所述进气管(6)底端外壁上套接有冷凝仓(7),且冷凝仓(7)一侧焊接于保温外壳(1)一侧外壁上,所述冷凝仓(7)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固定管(8),且固定管(8)内套设有网格筒(9),所述网格筒(9)一端外壁上螺接有螺纹管(10),所述螺纹管(10)一侧外壁上焊接有侧盖(11),所述冷凝仓(7)底部内壁上套接有进水管(12),且进水管(12)底端对夹安装有单向阀,所述保温外壳(1)底部内壁上套接有“L”形结构的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包括圆台状的初级管和“L”形结构的弯管,所述弯管顶端内壁上套接有固定板(14),且固定板(14)底部外壁上螺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台状的橡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志张肖建车晓菲赵兵令郭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普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