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中心冷源供应的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数据中心内的IT设备安装在机柜内,在安装这种机柜的房间内,平均每台机柜占地面积约2.5-3㎡。目前大部分数据中心内每台机柜的IT设备的发热量超过了3KW,一旦空调系统停止运行,房间内的温度将在几分钟内超过35℃,局部温度可能超过40℃,IT设备一般在环境温度超过40℃时就会宕机。因此,数据中心需要保证空调制冷系统不间断运行。大型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水冷空调系统,当外市电停电时,需要切换到数据中心的备用发电机供电,电源切换时冷水机组会重启,重启时间一般超过10分钟。为维持冷机重启的这段时间内向数据中心不间断供冷,制冷系统都需要设计蓄冷罐提供后备冷源。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的冷机、水泵、冷却塔等关键设备都要做冗余设计,以保证设备维护维修过程中不间断供冷。而且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并不能很快达到设计负荷,制冷系统负荷率较低时制冷效率较低。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没有将蓄冷罐纳入控制逻辑内,只有出现停电、设备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负荷计算步骤:根据室内外环境的温差、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以及建筑围护结构的总面积得出建筑负荷,将建筑负荷与数据中心中IT设备的冷负荷求和,得出数据中心的冷负荷;/n蓄冷量计算步骤:根据蓄冷罐内制冷剂的容量、比热容、密度以及供回水温差得出蓄冷罐内的蓄冷量;/n制冷机工作模式判断步骤:开机的制冷机同步运行,通过制冷机中制冷剂的比热容、密度、供回水流量以及供回水温差得出制冷机的供冷量,根据制冷机的用电量和供冷量得出制冷机的实际制冷效率,将制冷机的实际制冷效率与最高制冷效率进行比较,若制冷机的实际制冷效率小于最高制冷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负荷计算步骤:根据室内外环境的温差、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以及建筑围护结构的总面积得出建筑负荷,将建筑负荷与数据中心中IT设备的冷负荷求和,得出数据中心的冷负荷;
蓄冷量计算步骤:根据蓄冷罐内制冷剂的容量、比热容、密度以及供回水温差得出蓄冷罐内的蓄冷量;
制冷机工作模式判断步骤:开机的制冷机同步运行,通过制冷机中制冷剂的比热容、密度、供回水流量以及供回水温差得出制冷机的供冷量,根据制冷机的用电量和供冷量得出制冷机的实际制冷效率,将制冷机的实际制冷效率与最高制冷效率进行比较,若制冷机的实际制冷效率小于最高制冷效率的90%,则认定制冷机处于非高效运行模式,进行可停机时间计算步骤;若制冷机的实际制冷效率大于等于最高制冷效率的90%,则认定制冷机处于高效运行模式;
可停机时间计算步骤:将蓄冷罐的蓄冷量减去数据中心当前冷负荷在第一设定时长的需求量得到蓄冷罐的可用冷量,根据数据中心的冷负荷、当前制冷机的开机数量以及制冷机处于高效运行模式时的制冷功率得到制冷机停机一台时的减机冷量差,根据蓄冷罐的可用冷量以及减机冷量差得到可停机时间;
制冷机启停控制步骤:若可停机时间大于等于第二设定时长,则将制冷机停机一台,开机的制冷机运行至高效运行模式,蓄冷罐供冷,其中第二设定时长大于第一设定时长;若可停机时间小于等于第一设定时长,将一台制冷机开机,开机的制冷机运行至高效运行模式,蓄冷罐充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冷负荷计算步骤中:
Qz=Qd+S×r×(TW-Tn);
其中,Qz为数据中心的冷负荷,Qd为IT设备的冷负荷,S为数据中心围护结构的总面积,r为数据中心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TW为数据中心外的温度,Tn为数据中心内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蓄冷量计算步骤中:
Wx=Cs×V×ρ×(Th-Tx);
其中,Wx为蓄冷罐的蓄冷量,Cs为制冷剂的比热容,V为蓄冷罐的容积,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陈兴华,王超,李风旭,
申请(专利权)人: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