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升相变材料利用率的相变储热供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31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升相变材料利用率的相变储热供暖装置,该装置包括和外部箱体(1)和内部换热管结构。热水流入,先与底部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再向上流动与周围的相变材料进行换热,最后流出。由于装置下部水温普遍较高,与相变材料的换热温差大并且换热效果明显;而装置上部增大了换热面积,使得装置内的大部分相变材料受热均匀且充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和放热性能,能够蓄存和放出更多的热量,具有较高的相变材料利用率和蓄热比;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相变材料利用率的相变储热供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热
,更具体属于一种提升相变材料利用率的相变储热供暖装置。
技术介绍
相变储热技术通过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的特性,能够满足在用电低谷时将余热储存在相变储热装置中,在用电高峰时储热装置代替电锅炉等热源将蓄存的热量释放进行供暖。相比于显热储热技术,相变储热技术由于利用的是潜热,储热密度更大;相比于热化学储热技术,相变储热技术更成熟稳定,容易控制。相变储热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实现热水与相变材料间接换热的换热器。其换热形式多样,既可以在管内通入热水与管外的相变材料进行热交换,水管形式有蛇形盘管和螺旋盘管等;也可以在箱体内盛装的热水中插入封装好的相变材料进行换热,相变材料的封装形式包括柱状封装,环形封装和球封装等。目前用于供暖储热的相变储热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相变储热装置由于内部换热结构和进出水方向,内部相变材料可能会存在受热不均的现象,导致相变储热装置的实际蓄热量小于理论蓄热量;2)相变储热装置的实际放热量较实际蓄热量较少,即相变储热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相变材料利用率的相变储热供暖装置,该装置包括和外部箱体(1)和内部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部箱体(1)采用近似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外部箱体(1)内部放置相变储热材料(10);所述内部换热管结构包括总进水口(2)和总出水口(3),所述总进水口(2)和所述总出水口(3)均位于所述外部箱体(1)的上部,分别位于所述外部箱体(1)上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总进水口(2)和所述总出水口(3)下方连接有进水干管(4)和出水干管(5);所述进水干管(4)、所述出水干管(5)下方并排设置多组换热支管(7);所述换热支管(7)以所述总进水管(2)和总出水管(3)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构成对称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相变材料利用率的相变储热供暖装置,该装置包括和外部箱体(1)和内部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部箱体(1)采用近似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外部箱体(1)内部放置相变储热材料(10);所述内部换热管结构包括总进水口(2)和总出水口(3),所述总进水口(2)和所述总出水口(3)均位于所述外部箱体(1)的上部,分别位于所述外部箱体(1)上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总进水口(2)和所述总出水口(3)下方连接有进水干管(4)和出水干管(5);所述进水干管(4)、所述出水干管(5)下方并排设置多组换热支管(7);所述换热支管(7)以所述总进水管(2)和总出水管(3)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对称面构成对称分布;
且在位于外部箱体(1)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凹槽(11),所述凹槽(11)位于所述总进水口(2)和所述总出水口(3)之间;
所述换热支管(7)采用竖直直管(12)与蛇形盘管(13)相连接的形式;相邻各组所述换热支管(7)的竖直直管(12)长度不同,呈现上下交错的布置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相变材料利用率的相变储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石磊刘奕林权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