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抗震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传感器,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设有传感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和传感本体(6)之间设有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且用于抵抗横向震动和竖向震动的两个多维缓冲座(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多维缓冲座(3)上的连杆组件(5)、设置于所述传感本体(6)的顶部且与所述连杆组件(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用于抵抗纵向震动的纵向缓冲座(7),所述多维缓冲座(3)倾斜设置,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传感器,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设有传感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和传感本体(6)之间设有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且用于抵抗横向震动和竖向震动的两个多维缓冲座(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多维缓冲座(3)上的连杆组件(5)、设置于所述传感本体(6)的顶部且与所述连杆组件(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用于抵抗纵向震动的纵向缓冲座(7),所述多维缓冲座(3)倾斜设置,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倾斜设置连接座(2),所述多维缓冲座(3)包括与所述连接座(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限位连接杆(301)、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杆(301)的顶部的多维缓冲本体;
所述连接座(2)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的支撑斜杆(201)、设置于所述支撑斜杆(201)的顶部的挡板(202)、设置于所述挡板(202)的顶部且与所述支撑斜杆(201)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限位插杆(203)、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斜杆(201)和挡板(202)的外部且与所述限位连接杆(301)可拆卸连接的套装组件,所述限位连接杆(301)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插杆(203)相配合的限位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缓冲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杆(301)的顶部且沿所述限位连接杆(3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杆(302)、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杆(301)的顶部且与所述限位连接杆(301)垂直的支杆(303)、与所述支杆(303)的另一端铰接的斜置弹性组件、与所述斜置弹性组件的顶端铰接的铰接座(308)、铰接于所述铰接座(308)和延伸杆(302)之间的铰接板(309),所述连杆组件(5)与所述铰接座(308)可拆卸链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缓冲座(3)的顶部设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包括设置于所述多维缓冲座(3)的顶部的底座(401)、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底座(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美克盛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