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管与金属接头胶连接工艺及金属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与金属的连接,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管与金属接头胶连接工艺及金属接头。
技术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重小、刚度大、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体育器材中。许多大学生方程式(FSAE)车队开始寻求使用碳纤维材料制作悬架控制臂的工艺。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其自身特性使其在结构成型之后无法进行复杂的机械加工,必须使用一次成型的工艺或者利用特殊的连接工艺。专利CN108000900A提出了一种碳纤维控制臂结构成型的方法,但在成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特殊的模具,导致成本高且加工周期长。为了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领域大量使用将金属接头与碳纤维材料连接的工艺。该工艺充分利用了金属材料易加工、碳纤维材料比强度大的双重优点,制作出质量轻、强度高、成本低的组合机构。胶连接因对纤维破坏最小,产生的应力集中小;最后粘成一个件的总质量小;制作工艺简便、制作加工成本低,而被应用于金属接头与碳纤维材料连接工艺中。胶粘过程中对组合结构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粘接剂 ...
【技术保护点】
1.金属接头,所述金属接头一端为与碳纤维管相连接的粘接端,另一端为非粘接端,粘接端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凸台,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之间形成容胶间隙,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与碳纤维管的内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接头,所述金属接头一端为与碳纤维管相连接的粘接端,另一端为非粘接端,粘接端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凸台,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之间形成容胶间隙,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与碳纤维管的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胶间隙处的金属表面加工有螺纹、直纹或网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胶间隙长度25-40mm,深度0.2-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长度0.5-5mm。
5.一种碳纤维管与金属接头胶粘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接头实现的,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注胶孔:在碳纤维管与金属接头连接端的管壁上钻孔形成注胶孔;
(2)去除碳纤维管连接区域的树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航,王剑锋,朱余彬,苏东旭,邓睿朗,田妍,张致,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