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
技术介绍
风能是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资源,风能发电与太阳能、地热、海洋能、氢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发电相比技术成熟,而且,完全不产生碳排放,是当代最理想的绿色能源。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能够产生的电能非常巨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风力发电,在我国西部地区,风力发电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可分为垂直轴和水平轴,垂直轴风力机又分为阻力型和升力型两大类,其中阻力型的工作原理是一侧风阻大一侧风阻小,使风力机转动。现有的多叶片阻力型风力机不能保证风阻大的一侧每个叶片都正对着风向,因此对风的利用率不高,而且在风较大时风阻大的叶片受力较大容易被破坏,影响设备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以解决现有的风力机在遇大风时风阻大的一侧的叶片受力较大容易被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其上设置有发电组件;/n中心轴,其竖直设置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中心轴的下端与所述发电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n若干组连接臂,其沿所述中心轴的圆周方向均布,且每组连接臂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中心轴的上下两端;/n若干叶片组件,其包括叶片框和两个挡风板,所述叶片框呈长方形且竖直设置,每个所述挡风板靠近所述叶片框长边框的一侧通过其上设置的传动杆与所述叶片框的短边框转动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短边框移动,其另一侧延伸至所述叶片框的中部并相互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叶片组件通过设置于所述叶片框上下两端的轴心交换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其上设置有发电组件;
中心轴,其竖直设置且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中心轴的下端与所述发电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
若干组连接臂,其沿所述中心轴的圆周方向均布,且每组连接臂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中心轴的上下两端;
若干叶片组件,其包括叶片框和两个挡风板,所述叶片框呈长方形且竖直设置,每个所述挡风板靠近所述叶片框长边框的一侧通过其上设置的传动杆与所述叶片框的短边框转动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短边框移动,其另一侧延伸至所述叶片框的中部并相互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叶片组件通过设置于所述叶片框上下两端的轴心交换机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每组所述传动臂之间;
所述轴心交换机构包括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轴心交换机构配置成在所述叶片组件带动中心轴转动过程中,使所述连接臂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交换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弹性卡爪、第二弹性卡爪和预紧弹簧,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叶片框,所述第一弹性卡爪和所述第二弹性卡爪相互插接且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预紧弹簧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卡爪和第二弹性卡爪之间以促使其相互远离,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卡爪和所述第二弹性卡爪上;
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卡爪和所述第二弹性卡爪相连接,常规状态下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或靠近所述叶片框的短边框的中部,第二轴孔位于所述叶片框短边框的一端,当风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挡风板转动并克服所述预紧弹簧的弹力,推动所述第一弹性卡爪和所述第二弹性卡爪相互靠近,使得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相互靠近且所述第一轴孔向所述叶片框短边框的一端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挡风板之间,并与所述挡风板相铰接;
每个所述挡风板靠近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上下两端对应设置有同步齿轮,位于两个挡风板上的同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叶片框短边框的一侧面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为四个,分别与所述同步齿轮相对应,所述限位条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同步齿轮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爪包括芯柱、悬臂、交叉臂和安装板,所述悬臂和所述交叉臂分别位于所述芯柱的两侧,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悬臂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弹性卡爪通过所述安装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所述交叉臂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弹性片,所述交叉臂面对面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交叉臂限定出一个连通槽,所述第一轴孔设置于所述芯柱且与所述连通槽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韩腾,梁启红,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亨特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