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冷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
技术介绍
散热器护风罩是连接散热器与发动机风扇之间的零件,为了防止经过散热器的风流失造成散热器性能不足,进而影响发动机和整车正常使用,如图13所示,通常在位于散热器与发动机风扇之间的位置,在散热器上通过螺栓固定散热器护风罩。但是现有的散热器护风罩具有独特性,前面需要与散热器连接,后面必须和固定位置的发动机风扇配合,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现有的发动机风扇,都会随着发动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位置,从而导致散热器护风罩无法做到通用,一旦发动机风扇的位置发生改变,就需要重新设计和制造散热器护风罩。另外,现有的散热器护风罩都是注塑模具件,尺寸较大,开模周期很长,且注塑模具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可以满足不同发动机风扇的位置要求,且结构简单,模具费用低,开发周期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护风圈装置(2),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矩形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部份,其左上部分和右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一底座单元(4),其右上部分和左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二底座单元(5),所述第一底座单元(4)、第二底座单元(5)、第一底座单元(4)和第二底座单元(5)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底座(1),所述护风圈装置(2)包括护风圈(6),所述护风圈(6)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个护风圈单元(7),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7)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护风圈(6),且每个所述护风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护风圈装置(2),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矩形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部份,其左上部分和右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一底座单元(4),其右上部分和左下部分均为L形的第二底座单元(5),所述第一底座单元(4)、第二底座单元(5)、第一底座单元(4)和第二底座单元(5)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底座(1),所述护风圈装置(2)包括护风圈(6),所述护风圈(6)沿纵向中轴线和横向中轴线分割为四个护风圈单元(7),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7)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所述护风圈(6),且每个所述护风圈单元(7)的外侧底弧边向外延伸形成护风圈单元底板(8),四个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8)的外边沿共同形成一个矩形,且该矩形与所述护风圈(6)外切,所述护风圈单元底板(8)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6)的内空部分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轴长度,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高度大于所述护风圈(6)的纵轴长度,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左右两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下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护风圈装置(2)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连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上侧通过连接件(18)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散热器护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部矩形框(3)的宽度等于所述护风圈(6)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垒,崔起成,都英,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