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启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百叶窗窗扇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216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竖向型材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孔纵向设置在竖向型材端部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组装成的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的窗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窗扇的组装方法:步骤一,将玻璃的一侧边倾斜插入窗扇右侧竖向型材的第一玻璃卡口中,逐渐抵靠并放平;步骤二,将玻璃向窗扇左侧竖向型材的第二玻璃卡口中平移并抵靠;步骤三,两个玻璃卡口中分别打入玻璃胶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将转轴孔设置在所述竖向型材端部的一侧,在旋转开启百叶窗的窗扇时,窗扇开关空间仅为室内或室外的一侧,不需要制作很宽的窗框来安装纱窗,节约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开启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百叶窗窗扇及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转开启的百叶窗
,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开启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向一侧开启的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窗扇及窗扇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窗扇的转轴是设置在窗扇的横向型材上的,在开启时窗扇绕转轴转动旋转开启,开启时窗扇转动需要占用室内和室外一定的空间,在安装纱窗时必须避开这个用于窗扇开启的空间,为此将窗框制作的很宽用于安装纱窗,加宽的窗框大量浪费了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用该型材制成的旋转开启百叶窗窗扇可以向一侧开启,在百叶窗窗扇旋转开启时只占用室内或室外一侧的空间,另一侧的空间用于安装纱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百叶窗用竖向型材,所述竖向型材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纵向设置在所述竖向型材端部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竖向型材包括第一玻璃卡口、第二玻璃卡口和分子筛隔条卡口,所述分子筛隔条卡口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卡口和所述第二玻璃卡口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卡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玻璃卡口深度的两倍。优选地,所述竖向型材的两个端面的一侧分别固定有转轴块,所述转轴孔设置在所述转轴块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玻璃卡口的端部固定有转轴块,所述转轴孔设置在所述转轴块中。优选地,所述竖向型材为断桥型材或不断桥型材。优选地,所述竖向型材内部纵向设置有空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的窗扇,所述百叶窗的窗扇竖向型材为上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所述百叶窗的窗扇横向型材包括主体型材和两个玻璃挡板;所述主体型材的截面为一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的四个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螺接孔;所述主体型材的两个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双插榫卡槽;所述玻璃挡板为一直板,所述玻璃挡板的反面设置有双插榫,所述双插榫与所述双插榫卡槽相配卡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的窗扇,所述百叶窗的窗扇竖向型材为上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所述百叶窗的窗扇横向型材包括主体型材和两个玻璃挡板;所述主体型材为断桥型材;所述主体型材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双插榫卡槽和螺接孔;所述玻璃挡板为一直板,所述玻璃挡板的反面设置有双插榫,所述双插榫与所述双插榫卡槽相配卡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的窗扇,所述百叶窗的窗扇竖向型材为断桥型材,其分子筛隔条卡口中卡接有分子筛隔条,所述分子筛隔条使用隔热材料制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窗扇的组装方法,所述窗扇的竖向型材包括第一玻璃卡口、第二玻璃卡口和分子筛隔条卡口,所述分子筛隔条卡口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卡口和所述第二玻璃卡口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卡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玻璃卡口深度的两倍;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玻璃的一侧边微微倾斜插入窗扇右侧竖向型材的第一玻璃卡口中,然后与所述第一玻璃卡口底部逐渐抵靠并逐渐放平;步骤二,将所述玻璃向所述窗扇左侧竖向型材的第二玻璃卡口中平移并抵靠;步骤三,向所述右侧竖向型材的第一玻璃卡口和所述左侧竖向型材的第二玻璃卡口中分别打入玻璃胶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将转轴孔设置在所述竖向型材端部的一侧,在旋转开启百叶窗窗扇时,窗扇绕转轴孔中的转轴旋转,此时可以将窗扇全部旋转至室内一侧或室外一侧,仅占据室内或室外一侧的空间,而另一侧则可以用来安装纱窗,不需要再将窗框制作得很宽来避开窗扇的开启空间,因而减少了窗框型材的宽度,节约了原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百叶窗用横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百叶窗窗扇组装方法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的百叶窗用横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中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中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5中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右视图。图中:1、2、竖向型材;11、21、第一玻璃卡口;12、22、第二玻璃卡口;13、23、转轴块;14、24、转轴孔;15、151、隔热条;16、分子筛隔条卡口;17、分子筛隔条;18、19、空腔;3、横向型材;31、主体型材;32、33、34、35、螺接孔;36、37、双插榫卡槽;38、39、玻璃挡板;40、41、双插榫;5、6、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为断桥型材,由铝合金型材卡装隔热条15后制成。所述竖向型材包括第一玻璃卡口11、第二玻璃卡口12和分子筛隔条卡口16,所述分子筛隔条卡口16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卡口11和所述第二玻璃卡口12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卡口11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玻璃卡口12深度的两倍。所述竖向型材的两个端面在所述第二玻璃卡口12的外面侧分别固定有转轴块13,所述转轴孔14设置在所述转轴块13中,所述竖向型材内部纵向设置有空腔18。转轴块13与第二玻璃卡口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等公知的固定方式。由以上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可以制成百叶窗的窗扇,所述百叶窗的窗扇横向型材的截面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主体型材31和两个玻璃挡板38、39;所述主体型材31为断桥型材;由铝合金型材卡装隔热条151后制成。所述主体型材3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双插榫卡槽36、37和螺接孔33、35;所述玻璃挡板38、39均为一直板,所述玻璃挡板38的反面设置有双插榫40,所述玻璃挡板39的反面设置有双插榫41,所述双插榫40与所述双插榫卡槽36相配卡接,所述双插榫41与所述双插榫卡槽37相配卡接。本实施例的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窗扇在组装时,先将分子筛隔条17卡入竖向型材的分子筛隔条卡口16中,将两个竖向型材1、2和两个横向型材的主体型材固定成窗扇的框架。在固定框架时,在横向型材的螺接孔33、35中用螺钉将横向型材与竖向型材固定。图3为实施例1中的百叶窗窗扇组装方法示意图,然后如图3所示,步骤一,将玻璃5的一侧边微微倾斜插入窗扇右侧竖向型材2的第一玻璃卡口21中,然后与所述第一玻璃卡口21底部逐渐抵靠并逐渐放平;步骤二,将所述玻璃5向所述窗扇左侧竖向型材1的第二玻璃卡口12中平移并抵靠;步骤三,向所述右侧竖向型材2的第一玻璃卡口21和所述左侧竖向型材1的第二玻璃卡口12中分别打入玻璃胶固定。用同样的方法安装玻璃6。最后,将两个横向型材的玻璃挡板的双插榫插入横向型材的主体型材的双插榫卡槽中卡接固定。装配成的旋转开启百叶窗的窗扇上,在转轴孔14(或24)中插入销轴用作旋转开启的转轴与窗框进行铰接,转轴孔24(或14)中插入销轴用作连杆的转轴,用于连接多个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的联动开关。所述竖向型材内部纵向设置的空腔18可以减小铝材的使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材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纵向设置在所述竖向型材端部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材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纵向设置在所述竖向型材端部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材包括第一玻璃卡口、第二玻璃卡口和分子筛隔条卡口,所述分子筛隔条卡口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卡口和所述第二玻璃卡口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卡口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玻璃卡口深度的两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材的两个端面的一侧分别固定有转轴块,所述转轴孔设置在所述转轴块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卡口的端部固定有转轴块,所述转轴孔设置在所述转轴块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材为断桥型材或不断桥型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材内部纵向设置有空腔。


7.一种旋转开启的百叶窗的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的窗扇竖向型材为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百叶窗用竖向型材,所述百叶窗的窗扇横向型材包括主体型材和两个玻璃挡板;所述主体型材的截面为一矩形腔体,所述矩形腔体的四个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螺接孔;所述主体型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煦阳敬金瑶李一达姬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达威智能门窗实用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