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15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包括肛管、引流瓶、吸气泵,所述肛管一端设有连接帽,肛管通过连接帽与引流瓶上部连接,且肛管端部与引流瓶直接设有密封垫,所述引流瓶内腔的上部设有水气分离管,吸气泵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水气分离管连接,所述引流瓶下部的外周设有多道褶皱,褶皱呈波浪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气泵抽取引流瓶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用于抽取大便失禁病人的粪便进行引流,流瓶内的褶皱处在负压过大时可以收缩,防止因为负压过大而导致的肠道内壁损伤,水气分离管可以将液体和其他分离防止吸气泵内吸入过多的水汽,影响吸气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留置肛管是一种针对大便失禁的病人,通过引流管引出人体粪便的管道,临床上常见的肛管有用气管插管连接负压引流袋进行引流,也有一次性灌肠管引流等方法。气管插管连接负压引流袋引流中,气管插管置入肛门前端是较粗的斜面,气管插管材质偏硬,长期留置易刺伤直肠粘膜,严重者可能发生肛瘘,一次性灌肠管引流管径偏小,使用中容易出现粪便堵塞,且不易固定。虽然气管插管连接负压引流袋引流及一次性灌肠袋引流两种方法均能给与大便失禁患者引流出粪便,避免大便不止的不适。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此类两种方法均有不足之处,故在临床实践中寻找更好的引流工具,帮助失禁病人有效引流粪便,减少失禁性皮炎发生,避免并发症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包括肛管、引流瓶、吸气泵,所述肛管一端设有连接帽,肛管通过连接帽与引流瓶上部连接,且肛管端部与引流瓶直接设有密封垫,所述引流瓶内腔的上部设有水气分离管,吸气泵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水气分离管连接,所述引流瓶下部的外周设有多道褶皱,褶皱呈波浪形。所述肛管端部为半球型,并设有多个通孔,肛管中部设有气囊,肛管内壁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中部固定在内壁上,连接管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从肛管侧壁穿出。所述引流瓶与肛管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水气分离管内设有多道折流板,折流板左右交替布置在水气分离管内。所述引流瓶在褶皱处的壁厚为0.3mm至0.6mm。所述肛管中部设有刻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气泵抽取引流瓶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用于抽取大便失禁病人的粪便进行引流,流瓶内的褶皱处在负压过大时可以收缩,防止因为负压过大而导致的肠道内壁损伤,水气分离管可以将液体和其他分离防止吸气泵内吸入过多的水汽,影响吸气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肛管,2-引流瓶,3-吸气泵,4-连接帽,5-密封垫,6-水气分离管,7-褶皱,8-气囊,9-连接管,10-控制阀,11-通孔,12-折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包括肛管1、引流瓶2、吸气泵3,所述肛管1一端设有连接帽4,肛管1通过连接帽4与引流瓶2上部连接,且肛管1端部与引流瓶2直接设有密封垫5,所述引流瓶2内腔的上部设有水气分离管6,吸气泵3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水气分离管6连接,所述引流瓶2下部的外周设有多道褶皱7,褶皱7呈波浪形。在进行引流前,将吸气泵3与引流瓶2连接,并将肛管1于引流瓶2连接,然后关闭控制阀10,并启动吸气泵3,使引流瓶2内的气压下降,然后将肛管1插入从患者的肛门插入直肠内,并对气囊8进行充气,气囊8膨胀后将肛管1固定在直肠内,引流时打开控制阀10,在负压的作用下直肠内的粪便被吸出进入到引流瓶2中,褶皱7处预留有收缩的空间,当引流瓶2内的负压过大时褶皱7处会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会收缩,从而缓解引流瓶2内气压的下降速度,避免吸力过大造成患者的肠道粘膜受损。所述肛管1端部为半球型,并设有多个通孔11,肛管1中部设有气囊8,肛管1内壁设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中部固定在内壁上,连接管9一端与气囊8连接,另一端从肛管1侧壁穿出,避免肛管1端部插入时刮伤粘膜,气囊8通过连接管9进行充气,膨胀后可以固定在肠道内,进行粪便的引流。所述引流瓶2与肛管1之间设有控制阀10,便于控制流量,同时在吸力过大的时候可以关闭阀门,避免造成粘膜损伤。所述水气分离管6内设有多道折流板12,折流板12左右交替布置在水气分离管6内,空气在经过折流板12时流向会发生180°的转变,空气中携带小水滴由于密度较大,在惯性的作用下会撞击到折流板12上,不断的聚集成大的水滴后落,从而减少吸气泵3吸入水气的量,提高吸气泵3的使用寿命。所述引流瓶2在褶皱7处的壁厚为0.3mm至0.6mm,使得褶皱7处壁厚较薄,在负压过大时可以进行收缩,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肛管1中部设有刻度,便于医护人控制肛管1插入的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肛管(1)、引流瓶(2)、吸气泵(3),所述肛管(1)一端设有连接帽(4),肛管(1)通过连接帽(4)与引流瓶(2)上部连接,且肛管(1)端部与引流瓶(2)直接设有密封垫(5);所述引流瓶(2)内腔的上部设有水气分离管(6),吸气泵(3)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水气分离管(6)连接;所述引流瓶(2)下部的外周设有多道褶皱(7),褶皱(7)呈波浪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肛管(1)、引流瓶(2)、吸气泵(3),所述肛管(1)一端设有连接帽(4),肛管(1)通过连接帽(4)与引流瓶(2)上部连接,且肛管(1)端部与引流瓶(2)直接设有密封垫(5);所述引流瓶(2)内腔的上部设有水气分离管(6),吸气泵(3)的吸气口通过管道与水气分离管(6)连接;所述引流瓶(2)下部的外周设有多道褶皱(7),褶皱(7)呈波浪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内负压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1)端部为半球型,并设有多个通孔(11),肛管(1)中部设有气囊(8),肛管(1)内壁设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中部固定在内壁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林陆敏古嫱芳卓新凤黄雪丽付远碧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