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15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包括接头Ⅰ、接头Ⅱ、单向阀、截流阀;单向阀为下端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上底面连接接头Ⅰ尾端,圆管内设有单向瓣膜,圆管开口端连接截流阀;截流阀包括阀管、截流器;阀管为方形管,上端连接单向阀,下端连接接头Ⅱ尾端,侧壁上固定有截流器;节流器包括截流板、截流板槽;截流板为矩形板,一端可穿过阀管侧壁上矩形孔,另一端接有小圆柱,小圆柱上旋转连接螺纹柱;截流板槽为矩形板,矩形板中轴线上是一体的圆柱,矩形板内有矩形板滑动的槽,圆柱一端延伸出矩形板之外,内部有内螺纹;截流板在矩形板内上下滑动,螺纹柱在圆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引流管流速控制和防止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腹腔引流或者其他部位引流时,引流的用的T型管或者其他引流管并没有进行流速调节的装置,并且会出现回流感染的情况。所以有些医务人员会将引流管进行结扎来进行限流或者截断来达到控制流速或者防止回流的目的,但结扎的方式对于流速的控制不准确且不容易调节;也有使用输液调节器来控制的,但是有些引流置管需要长期置管,输液调节器在引流管上并不固定,使用过程中存在输液调节器脱落,位置不固定钩挂衣服拉扯引流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包括接头Ⅰ、接头Ⅱ、单向阀、截流阀;所述接头Ⅰ、接头Ⅱ为圆管,尖端为锥形,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单向阀为下端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上底面连接接头Ⅰ尾端,圆管内设有单向瓣膜,圆管开口端连接截流阀;所述截流阀包括阀管、截流器;所述阀管为方形管,上端连接单向阀,下端连接接头Ⅱ尾端,侧壁上固定有截流器;所述截流器包括截流板、截流板槽;所述截流板为矩形板,一端可穿过阀管侧壁上矩形孔,另一端接有小圆柱,所述小圆柱上旋转连接螺纹柱;所述截流板槽为矩形板,矩形板中轴线上是一体的圆柱,矩形板内有矩形板滑动的槽,所述圆柱一端延伸出矩形板之外,内部有内螺纹;截流板在矩形板内上下滑动,螺纹柱在圆柱内。进一步的,所述接头Ⅰ、接头Ⅱ、圆管、阀管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单向瓣膜的材质为软硅胶,漏斗状,单向瓣膜的尖端指向截流阀。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连接方式为,所述小圆柱上凸起圆轴,圆周末端螺纹连接圆环,圆轴上套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上端开口的圆管,底面上开有圆孔,圆轴穿在圆孔上,圆孔直径小于圆环外径,连接件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柱下方凸起小螺纹柱与连接件内螺纹连接;圆环在连接件内旋转。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上方固定有安装有六棱柱旋钮。进一步的,所述截流板的尺寸与阀管截面内径大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阀管为透明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条间距相等的刻度。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单向引流控制装置通过接头Ⅰ、接头Ⅱ接入引流管,与引流管结合成一体,引流控制装置位置固定,方便连同引流管一起固定;(2)本单向引流控制装置通过单向阀的设计使,在圆管中加入单向瓣膜,使引流管单向流通,防止回流感染;(3)本单向引流控制装置通过截流阀的设计,方形管相比于圆管更容易得出引流的截面变化比例,从而准确控住流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旋转连接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各部件及其标号如下:接头Ⅰ1、接头Ⅱ2、单向阀3、截流阀4、单向瓣膜5、阀管6、截流器7、截流板8、截流板槽9、小圆柱10、螺纹柱11、圆柱12、圆轴13、圆环14、连接件15、小螺纹柱16、旋钮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Ⅰ本技术的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接头Ⅰ1、接头Ⅱ2、单向阀3、截流阀4;所述接头Ⅰ1、接头Ⅱ2为圆管,尖端为锥形,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锥形的尖端更容易接入引流管中,凹槽上可以用线结扎固定,防止接头Ⅰ1、接头Ⅱ2从引流管内脱出;所述单向阀3为下端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上底面连接接头Ⅰ1尾端,圆管内设有单向瓣膜5,圆管开口端连接截流阀4;所述单向瓣膜5的材质为软硅胶,漏斗状,单向瓣膜5的尖端指向截流阀4,流体从接头Ⅰ1进入从漏斗状顺向流出,当出现逆流时,流体逆行到漏斗尖端,漏斗被向接头Ⅰ1方向推,漏斗尖端闭合阻断流体;所述截流阀4包括阀管6、截流器7;所述阀管6为方形管,上端连接单向阀3,下端连接接头Ⅱ2尾端,侧壁上固定有截流器7;所述节流器包括截流板8、截流板槽9;所述截流板8为矩形板,一端可穿过阀管6侧壁上矩形孔,另一端接有小圆柱10,所述小圆柱10上旋转连接螺纹柱11;所述截流板槽9为矩形板,矩形板中轴线上是一体的圆柱12,矩形板内有矩形板滑动的槽,所述圆柱12一端延伸出矩形板之外,内部有内螺纹;截流板8在矩形板内上下滑动,螺纹柱11在圆柱12内;所述旋转连接方式为,所述小圆柱10上凸起圆轴13,圆周末端螺纹连接圆环14,圆轴13上套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为上端开口的圆管,底面上开有圆孔,圆轴13穿在圆孔上,圆孔直径小于圆环14外径,连接件15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柱11下方凸起小螺纹柱1611与连接件15内螺纹连接;圆环14在连接件15内旋转,所述螺纹柱11上方固定有安装有六棱柱旋钮17。通过旋转旋钮17带动螺纹柱11转动,螺纹柱11向下或向下运动会,从而推动截流板8在阀管6截面上运动,使阀管6截面大小发生变化从而进行流量控制。所述接头Ⅰ1、接头Ⅱ2、圆管、阀管6一体成型,保证单向引流控制装置结构上的密封性。所述截流板8的尺寸与阀管6截面内径大小相同,保证能够完全截断引流管。所述阀管6为透明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条间距相等的刻度,能看出对流体流速的控制程度。实施例Ⅱ本技术的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1)先用蓝夹子夹闭引流管,选择接入单向引流控制装的位置:(2)剪断引流段流体出口端引流管接接头Ⅰ1,另一端接接头Ⅱ2;(3)使用细线在接头Ⅰ1、接头Ⅱ2的凹槽上加固引流管与接头Ⅰ1、接头Ⅱ2的连接;(4)打开蓝夹子,通过旋钮17及阀管6上的刻度进行流速控制。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Ⅰ、接头Ⅱ、单向阀、截流阀;/n所述接头Ⅰ、接头Ⅱ为圆管,尖端为锥形,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n所述单向阀为下端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上底面连接接头Ⅰ尾端,圆管内设有单向瓣膜,圆管开口端连接截流阀;/n所述截流阀包括阀管、截流器;所述阀管为方形管,上端连接单向阀,下端连接接头Ⅱ尾端,侧壁上固定有截流器;所述截流器包括截流板、截流板槽;所述截流板为矩形板,一端可穿过阀管侧壁上矩形孔,另一端接有小圆柱,所述小圆柱上旋转连接螺纹柱;所述截流板槽为矩形板,矩形板中轴线上是一体的圆柱,矩形板内有矩形板滑动的槽,所述圆柱一端延伸出矩形板之外,内部有内螺纹;截流板在矩形板内上下滑动,螺纹柱在圆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Ⅰ、接头Ⅱ、单向阀、截流阀;
所述接头Ⅰ、接头Ⅱ为圆管,尖端为锥形,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
所述单向阀为下端开口的圆管,圆管的上底面连接接头Ⅰ尾端,圆管内设有单向瓣膜,圆管开口端连接截流阀;
所述截流阀包括阀管、截流器;所述阀管为方形管,上端连接单向阀,下端连接接头Ⅱ尾端,侧壁上固定有截流器;所述截流器包括截流板、截流板槽;所述截流板为矩形板,一端可穿过阀管侧壁上矩形孔,另一端接有小圆柱,所述小圆柱上旋转连接螺纹柱;所述截流板槽为矩形板,矩形板中轴线上是一体的圆柱,矩形板内有矩形板滑动的槽,所述圆柱一端延伸出矩形板之外,内部有内螺纹;截流板在矩形板内上下滑动,螺纹柱在圆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床用体液引流单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Ⅰ、接头Ⅱ、圆管、阀管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应庆刘海娟石芹兰陈燕字晓元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