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2075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涉及公路施工领域,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平整检查机构,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平机构,外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机构,外壳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夯实机构,所述外壳包括壳壁,壳壁前端设置有整平机构连接管,壳壁后端顶部设置有把手;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前端设置有夯实机构,在施工者发现基材问题时可直接将夯实机构移动到对应位置,进行夯实操作,防止对应位置的基材造成设备损伤,通过平整检查机构检测内部的平整度,防止出现遗漏的过硬基材对前端内的整平机构造成损伤,在前端设置有激光整平装置,进行最后一步整平操作,提高整平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施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养护随着等级的提高、交通量大量增加和材料价格的增长,养护费用大量用于路面上,因此路面养护占重要地位。养护工作内容随路面的种类不同而异:对于低级的砂砾、碎石路面,主要是平整度和路拱的维持、磨耗层的刮扫和材料的补充;对于低级沥青路面如沥青表面处治等,主要是补坑、封面、松散材料的重拌或重铺等;对于高级路面如沥青混凝土路面则有坑洞裂缝的挖补、表面的封层及防滑措施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是接缝的填封、板底淘空的填实和局部板体的更换等。路面养护工作的特点是量小而分散,因此所需材料的加工和处理要取用方便,施工工具要小巧灵活,最好一机多用,噪声要低,施工方法要快速安全不影响或少影响交通,施工标志要昼夜鲜明,防护要周到,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现有的公路施工路面整平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路面基材铺设过程中的一些坚硬的基材,导致整平操作不方便,降低整平操作的质量,甚至可能会造成整平设备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本专利技术旨在路面整平的过程中,减少因为路面基材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对路面整平效果的影响,防止路面整平设备受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平整检查机构,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平机构,外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机构,外壳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夯实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壳壁,壳壁前端设置有整平机构连接管,壳壁后端顶部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平整检查机构包括检查信号传输核心,检查信号传输核心底部固定连接有内侧深度控制板,内侧深度控制板底部贯穿外壳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外侧深度控制板,外侧深度控制板底部阵列设置有平整检查探头。进一步地,所述压平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外壳的内部侧壁,第一连接杆远离外壳的内部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压辊,第一连接压辊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压辊,第二连接压辊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压辊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外壳的内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整平机构包括激光接收器,激光接收器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连接杆,第一支撑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连接杆,第二支撑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刮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板,振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振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夯实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电机,第二振动电机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第二振动电机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限位板,第二振动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连接杆,伸缩连接杆远离第二振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夯地板,第二振动电机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导轨,移动导轨设置于整平机构连接管的后端外侧壁,移动导轨内侧开设有移动滑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前端设置有夯实机构,在施工者发现基材问题时可直接将夯实机构移动到对应位置,进行夯实操作,防止对应位置的基材造成设备损伤;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平整检查机构检测内部的平整度,防止出现遗漏的过硬基材对前端内的整平机构造成损伤。3、本专利技术在前端设置有激光整平装置,进行最后一步整平操作,提高整平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0、壳壁;11、整平机构连接管;12、把手;2、平整检查机构;21、检查信号传输核心;22、内侧深度控制板;23、外侧深度控制板;24、平整检查探头;3、压平机构;31、第一连接杆;32、第一连接压辊;33、第二连接杆;34、第二连接压辊;4、整平机构;41、激光接收器;42、第一支撑连接杆;43、第二支撑连接杆;44、刮板;45、第一振动电机;46、振动板;5、夯实机构;51、第二振动电机;52、移动把手;53、移动限位杆;54、伸缩连接杆;55、夯地板;56、移动导轨;57、移动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如图1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平整检查机构2,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平机构3,外壳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机构4,外壳1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夯实机构5。如图2和3所示,外壳1包括壳壁10,壳壁10前端设置有整平机构连接管11,壳壁10后端顶部设置有把手12。平整检查机构2包括检查信号传输核心21,检查信号传输核心21底部固定连接有内侧深度控制板22,内侧深度控制板22底部贯穿外壳1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外侧深度控制板23,外侧深度控制板23底部阵列设置有平整检查探头24。压平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外壳1的内部侧壁,第一连接杆31远离外壳1的内部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压辊32,第一连接压辊32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压辊34,第二连接压辊34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3远离第二连接压辊34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外壳1的内侧壁。整平机构4包括激光接收器41,激光接收器4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连接杆42,第一支撑连接杆4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连接杆43,第二支撑连接杆43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44,刮板44前端固定连接有振动板46,振动板4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振动电机45,第二支撑连接杆43设置于整平机构连接管11。夯实机构5包括第二振动电机51,第二振动电机51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52,第二振动电机51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限位板53,第二振动电机51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连接杆54,伸缩连接杆54远离第二振动电机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夯地板55,第二振动电机51靠近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导轨56,移动导轨56设置于整平机构连接管11的后端外侧壁,移动导轨56内侧开设有移动滑槽57,这一结构内部通过压辊进行稳定,防止了振动力度过大导致的失控问题。在使用时,开动激光整平机构4,使用者拉动本实例向后进行整平操作,夯实机构5在使用者见到需要夯实和压碎的部位时,通过移动移动把手52的位置,带动第二振动电机51,使得夯地板55移动到对应的位置,然后开动第二振动电机51,使得夯地板55进行振动,进行夯实处理,平整检查机构2同时进行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平整检查机构(2),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平机构(3),外壳(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机构(4),外壳(1)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夯实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平整检查机构(2),外壳(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平机构(3),外壳(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整平机构(4),外壳(1)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夯实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壳壁(10),壳壁(10)前端设置有整平机构连接管(11),壳壁(10)后端顶部设置有把手(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检查机构(2)包括检查信号传输核心(21),检查信号传输核心(21)底部固定连接有内侧深度控制板(22),内侧深度控制板(22)底部贯穿外壳(1)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外侧深度控制板(23),外侧深度控制板(23)底部阵列设置有平整检查探头(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外壳(1)的内部侧壁,第一连接杆(31)远离外壳(1)的内部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压辊(32),第一连接压辊(32)前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肖存伟李万彭晖晖张泽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