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05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置盒,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一安置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安置盒,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贯穿调节盒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二安置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调温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有效来进行放置护理设备使用,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现阶段对于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的使用还存在一定不足,不能有效来将护理设备进行有效安置,不便于对药剂瓶悬挂高度进行调节,且不能有效来将药剂瓶内的药剂进行调温使用,相比之下,本技术,可有效对护理设备进行安置,且能对药剂瓶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为了保证药剂液能有效与血液融合,来对药剂瓶进行适当加热使用,来便于药剂液适应人体温度,来进行有效药剂输送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置盒,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一安置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安置盒,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贯穿调节盒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二安置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调温箱,所述调温箱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导热层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调温箱的上端贯穿设置有端口且在端口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槽,所述调温箱的上端且相对于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侧面与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台的下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盒的端面设置有按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弧形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温箱的左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下端设置有蓄电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盖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推块。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安置盒来将呕吐箱进行有效放置使用,从而来便于进行携带使用,且方便患者因受药物反应时,来便于呕吐使用,通过第二安置盒来对护理设备进行有效放置,且可在第二安置盒内进行安装支撑架,来便于对药剂瓶进行放置使用,从而避免在对整体进行移动时造成药剂瓶之间碰撞。2、本技术,通过支撑板处的调节盒内的电动推杆来对支撑块处挂钩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可有效来对药剂瓶进行悬挂,来给患者进行注射使用,且能来对药剂瓶的使用高度进行有效调节,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3、本技术,通过调温箱内的导热层处的加热器进行有效供热使用,且通过弧形槽来有效将药剂瓶进行安置,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为了保证药剂液能有效与血液融合,来对药剂瓶进行适当加热使用,来便于药剂液适应人体温度,来进行有效药剂输送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的外观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的调温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例说明:1、万向轮;2、支撑台;3、第一安置盒;4、第二安置盒;5、调温箱;6、推块;7、盖板;8、支撑块;9、调节盒;10、按钮;11、推杆;12、支撑板;13、蓄电池;14、放置槽;15、弧形槽;16、弹性垫;17、导热层;18、加热器;19、挂钩;20、电动推杆;21、移动槽;2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包括支撑台2,支撑台2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台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置盒3,来将呕吐箱进行有效放置在里面,便于来进行一个携带使用,从而来方便患者因受药物反应时,来便于呕吐使用,支撑板12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一安置盒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安置盒4,来对护理设备进行有效放置,来进行携带,便于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使用,且可在第二安置盒4内进行安装支撑架,来便于对药剂瓶进行放置使用,从而避免在对整体进行移动时造成药剂瓶之间碰撞,支撑板12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9,调节盒9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0,电动推杆20的上端贯穿调节盒9的上端面,电动推杆2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8,支撑块8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19,可有效来对药剂瓶进行悬挂,来给患者进行注射使用,且能来对药剂瓶的使用高度进行有效调节,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支撑板12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二安置盒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调温箱5,调温箱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导热层17,导热层17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加热器18,导热层17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槽15,弧形槽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垫16,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为了保证药剂液能有效与血液融合,来对药剂瓶进行适当加热使用,来便于药剂液适应人体温度,来进行有效药剂输送使用,调温箱5的上端贯穿设置有端口且在端口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槽21,调温箱5的上端且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包括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台(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置盒(3),所述支撑板(12)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一安置盒(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安置盒(4),所述支撑板(12)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9),所述调节盒(9)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0),所述电动推杆(20)的上端贯穿调节盒(9)的上端面;/n所述支撑板(12)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二安置盒(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调温箱(5),所述调温箱(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导热层(17),所述导热层(17)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加热器(18),所述导热层(17)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槽(15),所述调温箱(5)的上端贯穿设置有端口且在端口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槽(21),所述调温箱(5)的上端且相对于限位块(22)的内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侧面与移动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护理架,包括支撑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台(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置盒(3),所述支撑板(12)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一安置盒(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安置盒(4),所述支撑板(12)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9),所述调节盒(9)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0),所述电动推杆(20)的上端贯穿调节盒(9)的上端面;
所述支撑板(12)的左侧且相对于第二安置盒(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调温箱(5),所述调温箱(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导热层(17),所述导热层(17)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加热器(18),所述导热层(17)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槽(15),所述调温箱(5)的上端贯穿设置有端口且在端口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槽(21),所述调温箱(5)的上端且相对于限位块(22)的内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侧面与移动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汪雪玲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