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200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包括底架,底架呈E字型设置,底架远离开口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导轨,底架的中段水平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呈直角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与座椅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通过气动气缸推动第二滑块,令其沿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水平位移,带动联动杆一同推动第一滑块,令其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位移,完成座椅的升降调节功能,同时安装在底架底部的减震机构,通过减震弹簧能够使轮椅行驶过坑洼路面时保持平稳,提高轮椅的支架的平稳度,提升用户体验,防止用户在晃动中产生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
技术介绍
轮椅是装有轮子的用于代替行走的座椅;轮椅广泛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就诊以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现有的轮椅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能够完成出行代步的功能,但是在舒适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传统的轮椅支架并没有任何缓冲措施,在遇到路面不平或者无法躲避的坑洼时,会导致轮椅颠簸不止,无法保证用户能够平稳的坐在轮以内,甚至导致用户受到二次伤害,影响病情。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行驶平稳,在路面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用户舒适度的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呈E字型设置,所述底架远离开口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底架的中段水平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位移,所述第二滑动块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水平位移,所述第二滑动块与座椅固定连接。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连接吊耳,所述吊耳间通过联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水平连接气动气缸,所述气动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底架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供所述座椅垂直位移的升降杆,两侧所述升降杆分别连接所述座椅底部两端,令座椅在随所述第二滑动块垂直位移的同时保持水平。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底架间水平设置有加强筋。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底架底部四角分别连接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减震机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轮叉,所述轮叉呈U字型设置,所述万向轮垂直设置在所述轮叉间,所述万向轮通过贯穿所述万向轮的旋转轴连接所述轮叉,所述轮叉顶部固定设置有下支撑片,所述底架下端面设置有上支撑片,所述上支撑片与所述下支撑片间通过垂直设置的减震弹簧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内垂直设置有顶柱和垫块,所述顶柱顶端连接所述上支撑片,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下支撑片上。通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气动气缸推动第二滑块,令其沿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水平位移,带动联动杆一同推动第一滑块,令其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位移,完成座椅的升降调节功能,保证用户能够自由调节座椅的高度,同时安装在底架底部的减震机构,通过减震弹簧能够使轮椅行驶过坑洼路面时保持平稳,提高轮椅的支架的平稳度,提升用户体验,防止用户在晃动中产生二次损伤。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其包括底架1,底架1呈E字型设置,底架1远离开口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导轨2,底架1的中段水平设置有第二导轨3,第一导轨2与第二导轨3呈直角设置,第一导轨2和第二导轨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块21和第二滑动块31,第一滑动块21沿第一导轨2的延伸方向垂直位移,第二滑动块31沿第二导轨3的延伸方向水平位移,第二滑动块31与座椅4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滑动块21与第二滑动块31上分别连接吊耳5,吊耳5间通过联动杆51连接,第二滑动块31远离第一导轨2的一侧水平连接气动气缸32,气动气缸32通过活塞杆33连接第二滑动块31。具体地,底架1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供座椅4垂直位移的升降杆41,两侧升降杆41分别连接座椅4底部两端,令座椅4在随第二滑动块31垂直位移的同时保持水平。具体地,底架1间水平设置有加强筋11。具体地,底架1底部四角分别连接万向轮61,万向轮上61设置有减震机构6。具体地,减震机构6包括轮叉62,轮叉62呈U字型设置,万向轮61垂直设置在轮叉62间,万向轮61通过贯穿万向轮61的旋转轴63连接轮叉62,轮叉62顶部固定设置有下支撑片64,底架1下端面设置有上支撑片65,上支撑片65与下支撑片64间通过垂直设置的减震弹簧66连接,减震弹簧66内垂直设置有顶柱67和垫块68,顶柱67顶端连接上支撑片65,垫块68设置在下支撑片64上。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呈E字型设置,所述底架远离开口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底架的中段水平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位移,所述第二滑动块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水平位移,所述第二滑动块与座椅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呈E字型设置,所述底架远离开口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底架的中段水平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位移,所述第二滑动块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水平位移,所述第二滑动块与座椅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连接吊耳,所述吊耳间通过联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水平连接气动气缸,所述气动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减震轮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供所述座椅垂直位移的升降杆,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艳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天工机械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