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200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铝元素为基体,往其中合理的加入了石墨烯、氮化锰、氮化锆、氮化钨、氮化硅和碳化钛,以提高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导电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同时采用科学的合金线制备方法,合金熔炼采用二次升温,不需精炼过程,方法简单;合金杆连铸采用接近合金熔点的热型结晶器温度,可以使合金液成核后沿定向凝固方向择优生长,稳定镀锡铜包合金线内部的组织结构,提高所得合金线的强度以及导电导热等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铜作为性价比最好的导体材料而被世界广为使用,但是,资源稀缺、价格较高等因素给材料应用企业的生产带来诸多困难。研发可以替代纯铜的高性能、低价格且资源丰富的材料已成为材料应用企业的当务之急,这不仅可以缓解我国铜资源贫乏的问题,同时也可大大降低相关产品的制作成本。近年来,在我国使用较多的用以替代纯铜或铝镁合金做屏蔽编织线的是铜包铝合金线,其优点是:导电率与纯铝相近,但强度能够达到近180MPa左右,可以满足通信电缆屏蔽层编织用线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其缺点在于:冶炼过程中比较难以把握,经常出现机械性能不稳定问题,导致拉丝断线频繁,生产效率不稳定等问题,而且表面易氧化导致其电性能存在缺陷;并且,现有铜包铝合金线的导热率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其中之一,提供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基于以下技术方案实现:r>本专利技术目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合金杆的制备:所述合金杆的原料包括铝80~95份、石墨烯3~8份、镁1~4份、铁0.2~3份、铜0.2~3份、锌0.2~3份、锡0.1~1份、铬0.1~1份、镍0.1~1份、氮化锰0.5~3份、氮化锆0.5~3份、氮化钨0.5~3份、氮化硅0.5~3份、碳化钛0.5~3份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将原料进行熔炼合金,然后对所得合金液采用热型水平连铸制成合金杆;/nS2、去除合金杆表面的氧化层,将铜带包覆在合金杆的表面,在惰性气氛下将铜与合金线焊接形成铜包合金线坯;/nS3、对所述铜包合金线坯进行多道次小变形量拉拔处理,然后在惰性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合金杆的制备:所述合金杆的原料包括铝80~95份、石墨烯3~8份、镁1~4份、铁0.2~3份、铜0.2~3份、锌0.2~3份、锡0.1~1份、铬0.1~1份、镍0.1~1份、氮化锰0.5~3份、氮化锆0.5~3份、氮化钨0.5~3份、氮化硅0.5~3份、碳化钛0.5~3份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将原料进行熔炼合金,然后对所得合金液采用热型水平连铸制成合金杆;
S2、去除合金杆表面的氧化层,将铜带包覆在合金杆的表面,在惰性气氛下将铜与合金线焊接形成铜包合金线坯;
S3、对所述铜包合金线坯进行多道次小变形量拉拔处理,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冷却得到铜包合金线材;
S4、在所述铜包合金线的表面镀锡形成镀锡层,抛光钝化,得到镀锡铜包合金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熔炼合金具体包括:以20~40℃/min的升温速率程序升温至900~1100℃,保温搅拌2~8min,然后冷却至300~500℃;再以40~80℃/min的升温速率程序升温至1100~1250℃,保温5~40min,得到合金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热型水平连铸的结晶器为热型结晶器,所述热型结晶器内的温度为800~1000℃,浇铸温度为1000~1200℃,所述热型水平连铸的冷却方式为1~4次水冷;所得合金杆的直径为1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锡铜包合金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包括:将所得合金杆进行固溶处理、时效热处理和拉拔塑性变形处理,制成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富鸿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