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96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涉及矫正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包括矫正前板、矫正背板、托颚机构和托脑机构,所述矫正前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顶脚,且矫正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底脚,所述矫正前板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金属板,所述矫正背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顶脚,且矫正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机构当中的双齿轴铰链和固定杆的设置,实现了便于通过调节固定杆在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上的垂直位置,从而间接的调节托颚板和托脑板的垂直高度,使得其高度适用于不同患者,同时可通过双齿轴铰链调节托颚板和托脑板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
本技术涉及矫正器械
,具体为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
技术介绍
颈椎是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颈段,共七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椎静脉由此孔通过;棘突短而分杈;上下关节突的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颈椎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同时椎骨边缘易长骨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当椎骨后面有较大的骨刺时,可压迫脊髓,使双下肢行走不稳,重者有排尿、排便困难,若是骨刺长在椎骨侧面,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对于进行过颈椎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使用颈椎矫形器对颈椎进行固定减压,防止压迫使得病情严重,但是目前市场上部分的穿戴式颈椎矫形器其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对于体型不同的患者来说其适用性较差,难以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包括矫正前板(1)、矫正背板(5)、托颚机构和托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前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顶脚(101),且矫正前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底脚(102),所述矫正前板(1)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金属板(103),所述矫正背板(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顶脚(501),且矫正背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底脚(502),所述矫正背板(5)的内部镶嵌有第二金属板(503),所述托颚机构和托脑机构均包括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双齿轴铰链(701),且双齿轴铰链(7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包括矫正前板(1)、矫正背板(5)、托颚机构和托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前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顶脚(101),且矫正前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底脚(102),所述矫正前板(1)的内部镶嵌有第一金属板(103),所述矫正背板(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顶脚(501),且矫正背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底脚(502),所述矫正背板(5)的内部镶嵌有第二金属板(503),所述托颚机构和托脑机构均包括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双齿轴铰链(701),且双齿轴铰链(7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02),所述固定杆(702)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颈椎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顶脚(101)和第二连接顶脚(501)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扣(2),所述第一连接底脚(102)和第二连接底脚(502)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扣(3),所述第一连接顶脚(101)、第二连接顶脚(501)、第一连接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欧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