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型膜组合物及基于离型膜组合物的膜内转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92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型膜组合物及基于离型膜组合物的膜内转印方法。一种离型膜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氧化聚乙烯蜡乳液5‑30份;甲基矽油乳液5‑30份;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20份;添加剂0.1‑2份;去离子水45‑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型膜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注塑过程中和UV固化过程中均不会与UV层发生反应,因此在膜内转印的组装过程中能够作为柔性薄膜的载体与柔性薄膜配合用于保护UV层;并且在膜内转印的后期利用离型膜组合物可分离的特性,在组装结束后能够将离型膜快速地从UC层表面剥离,从而将膜内转印中原本废弃的柔性薄膜利用起来,以提高塑胶片材的耐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型膜组合物及基于离型膜组合物的膜内转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离型膜组合物及基于离型膜组合物的膜内转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笔电
中使用的塑胶片材均是采用膜内转印技术制成的。然而采用现有的膜内转印技术制备得到的塑胶片材存在耐刮性差的问题,而且在塑胶片材存在刮伤时也无法进行再修复。由于笔电
对塑胶片材的耐刮性要求很高,因此当整个塑胶片材中有一区域发生划伤,就会导致整个塑胶片材报废,为此会造成成本的浪费。为了提高由膜内转印制成的塑胶片材的耐刮性,现有的普遍做法是在塑胶片材表面贴附一片保护膜来进行保护。然而贴附保护膜过程需要用到胶水,胶水在后期处理过程中会残留在塑胶片材表面,进而影响笔电产品的外观,降低了笔电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离型膜组合物的膜内转印方法,能够将膜内转印中的废弃的柔性薄膜利用起来以提高塑胶片材的耐刮性,以解决现有技术笔电领域中塑胶片材耐刮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型膜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氧化聚乙烯蜡乳液5-30份;/n甲基矽油乳液5-30份;/n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20份;/n添加剂0.1-2份;/n去离子水45-7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型膜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氧化聚乙烯蜡乳液5-30份;
甲基矽油乳液5-30份;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20份;
添加剂0.1-2份;
去离子水45-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氧化聚乙烯蜡乳液10-15份;
甲基矽油乳液15-20份;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5-8份;
添加剂0.5-1份;
去离子水50-55份;
防腐剂0.3-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树脂、压克力或美奈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离型膜组合物的膜内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柔性薄膜表面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形成离型膜、UV层、油墨层、黏着层和塑胶层,得到塑胶片材的第一粗品;
对所述第一粗品进行第一次UV固化,并将固化后的第一粗品作为机构件进行组装;
剥离所述机构件表面的柔性薄膜和离型膜,得到塑胶片材的第二粗品;然后对所述第二粗品进行第二次UV固化,得到塑胶片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柔性薄膜表面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形成离型膜、UV层、油墨层、黏着层和塑胶层,得到塑胶片材的第一粗品;包括:
在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捷刘德智王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