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188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溶剂I存在下,将大豆苷元、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进行接触混合,得到混合液I;(2)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混合液I与二氧化硅进行接触反应,得到混合液II,将混合液II进行蒸发,得到固体物料;(3)在溶剂II存在下,将固体物料进行索氏提取,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进行干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大豆苷元具有吸附选择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大豆之乡,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通常被用作动物饲料。研究学者从豆粕中提取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类物质---大豆异黄酮,它是大豆中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迄今为止,在大豆中发现的天然存在的异黄酮共有十二种,其中,大豆苷元是活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大豆苷元(Daidzein,C15H10O4)的化学名为4’,7-二羟基异黄酮,它的药理作用非常丰富,可以被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结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而且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大豆苷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如果我国的豆粕仅用作动物饲料,这势必造成大豆中高营养物质的极大浪费。因此,对豆粕进行深加工是大豆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大豆苷元提取纯化的新方法和新工艺意义重大。目前,关于大豆苷元的提纯研究有许多相关文献和专利报道,主要分为溶剂萃取法、酶解法、化学法和吸附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在溶剂I存在下,将大豆苷元、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进行接触混合,得到混合液I;/n(2)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混合液I与二氧化硅进行接触反应,得到混合液II,将所述混合液II进行蒸发,得到固体物料;相对于1mmol的所述大豆苷元,所述二氧化硅的用量为0.5-1g;/n(3)在溶剂II存在下,将所述固体物料进行索氏提取,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将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进行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苷元溶胶凝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溶剂I存在下,将大豆苷元、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进行接触混合,得到混合液I;
(2)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混合液I与二氧化硅进行接触反应,得到混合液II,将所述混合液II进行蒸发,得到固体物料;相对于1mmol的所述大豆苷元,所述二氧化硅的用量为0.5-1g;
(3)在溶剂II存在下,将所述固体物料进行索氏提取,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将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前驱体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大豆苷元、所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四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摩尔比为1:4-8:16-20,优选为1:6-8:18-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I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步骤(1)中,相对于1mmol的所述大豆苷元,所述溶剂I的用量为15-20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郅轲轲侯军伟齐坤李梦袁晖李胤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