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丽丽专利>正文

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5181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农业有机肥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包括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所述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的质量比为(2~8):(2~8):(84~96);所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是通过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接种白僵菌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具有多种有益生物,不仅是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的理想肥料,同时起到防治桃小食心虫及水果富硒、提高产品品质及增产的效果,其对开展生物防治害虫,发展生态农业、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有机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富硒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产生大量富硒杏鲍菇菌渣废弃物。其生物转化率仅为50wt%左右,富硒菌渣养分剩余为50wt%~60wt%,废菌渣中仍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内含丰富的菌丝残体蛋白)、脂肪、氨基酸、矿物质以及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富硒杏鲍菇菌渣一方面具备球孢白僵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有机肥的理想原料。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属于子囊菌门、肉座菌目、虫草菌科、白僵菌属,是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可工业化培养生产,利用其产生的分子孢子加工成微生物杀虫剂。原药外观为乳白色只至淡黄色粉末。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笌管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吸收昆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目标害虫。球孢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对人畜作物安全,特别是对昆虫具有很强的致病能力。桃小食心虫(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小食心虫属的一种昆虫,又名桃蛀果蛾。主要为害桃、苹果、梨、山楂和酸枣等果树。桃小食心虫危害果树的果实,多从果实的胴部或顶部蛀入,在皮下及果内纵横潜食,果面上显出凹陷的潜痕,明显变形。经过桃小食心虫危害的果实内其虫道中充满了红褐色的虫粪,造成果实部分腐烂,使果实失去商品性。近几年由于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减少,桃小食心虫等害虫有偏重发生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包括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所述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的质量比为(2~8):(2~8):(84~96);所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是通过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接种白僵菌制得。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润湿剂为拉开粉Bx。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与白僵菌菌剂进行混合后,再进行短暂固态发酵,然后经干燥处理,以将白僵菌接种至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中,得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将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按照(2~8):(2~8):(84~96)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和粉碎,得到所述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中,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是生产富硒杏鲍菇的培养基采摘富硒杏鲍菇后的废弃物菌渣,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包装袋取开后倒出,去除废塑料袋等残留物后获得;具体的,生产富硒杏鲍菇的培养基包括以下按照质量分数计的组分:杂木屑20%~25%,玉米芯35%~40%,豆秆粉13%~18%,麸皮15%~20%,玉米粉5%~7%,碳酸钙0.5%~1%,硒矿粉0.3%~0.7%。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白僵菌菌剂的白僵菌含孢量40~60亿/g,其接种量为4%~6%。具体的,白僵菌菌剂可以为市售的球孢白僵菌高孢粉或者球孢白僵菌营养液。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的含水量为55%~60%。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短暂固态发酵的温度25~28℃。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的含水量不高于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在防治桃小食心虫和/或果树种植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富硒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复合酶,降解木质素的过氧化酶和漆酶,通过杏鲍菇菌体的生物固氮作用、酶解作用等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把玉米芯、木屑等原材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成葡萄糖、醌类化合物等成份供给杏鲍菇菌丝体生长繁殖。使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比原料发酵前明显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抗营养因子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同时还产生了多种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富硒杏鲍菇菌渣营养成分均衡富足,适宜球孢白僵菌的生长繁殖,是生物有机肥的理想生产基质。利用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通过接种、培养白僵菌进行微生物发酵技术,加工成一种新型多功能生物菌有机叶面肥,生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固体载体灭菌,无固体废弃物排放等优点。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及明显的生态和环保效应。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接种了球孢白僵菌,培养出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球孢白僵菌属半知菌纲链孢霉目链孢霉科,分生孢子主要通过表皮降解酶作用,笌管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吸收昆虫体内营养和水分,进而致死目标害虫。对防治果树桃小食心虫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利用白僵菌制得的生物菌肥对人、畜无毒,对作物安全,无残留、无污染。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具有多种有益生物,不仅是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的理想肥料,同时起到防治桃小食心虫及水果富硒、提高产品品质及增产的效果,其对开展生物防治害虫,发展生态农业、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意义重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产富硒杏鲍菇的培养基采摘富硒杏鲍菇后的废弃物菌渣包装袋取开后倒出,去除废塑料袋等残留物后,再加水获得含水量为55%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备用。其中,生产富硒杏鲍菇的培养基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的组分:杂木屑23%,玉米芯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6%,碳酸钙1%,硒矿粉0.5%。S2、按照4%的接种量(球孢白僵菌高孢粉的质量为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的4%),将含孢量为40亿/g的球孢白僵菌高孢粉水溶液用喷雾器与上述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再放入发酵托盘摊平,堆料厚度10厘米,覆膜;接着放置于发酵棚内,在25℃下培养6天进行短暂固态发酵,然后经干燥处理,其中烘干机温度控制在40℃以内,以将白僵菌接种至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中,得到含水量不高于10%的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备用。S3、将拉开粉Bx、复合氨基酸粉和上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按照2:2:96的质量比添加至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再添加至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制成粉剂,制成的粉剂水分降低至10%以内,粗细度控制为100目,即可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所述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的质量比为(2~8):(2~8):(84~96);所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是通过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接种白僵菌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所述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的质量比为(2~8):(2~8):(84~96);所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是通过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接种白僵菌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拉开粉Bx。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果树多功能叶面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与白僵菌菌剂进行混合后,再进行短暂固态发酵,然后经干燥处理,以将白僵菌接种至富硒杏鲍菇菌渣基质中,得到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
将润湿剂、复合氨基酸粉和白僵菌富硒杏鲍菇菌渣按照(2~8):(2~8):(84~96)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和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褚丽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