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螺旋式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原料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螺旋式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原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碳化硅陶瓷,是一种优良材料,其不仅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如高的抗弯强度、优良的抗氧化性、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的抗磨损以及低的摩擦系数,而且高温力学性能(强度、抗蠕变性等)是已知陶瓷材料中最佳的,为此,以碳化硅陶瓷为基的复相陶瓷,如纤维(或晶须)补强、异相颗粒弥散强化、以及梯度功能材料相继出现。目前,在碳化硅陶瓷的生产过程中,先是需要对碳化硅原料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后的原料压制成型处理,接着再将成型后的碳化硅陶瓷坯件输送至煅烧炉中,进行烧结后,得到碳化硅陶瓷成品,现有技术中,在将碳化硅原料进行混合时,由于其使用的原料的特殊性,部分原料为液体和晶体状,部分原料为粉末状,在进行融合时,极易导致液体和晶体状的原料与粉末状的原料融合不均匀,进而导致原材料混合不够充分,使原料配比不均匀,进而影响后期产品质量。综上,需要研发一种采用螺旋式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原料加工装置,来克服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螺旋式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原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板组件(1)和控制屏(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螺旋加水单元(2)、原料混合单元(3)和搅拌单元(4);底板组件(1)与螺旋加水单元(2)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原料混合单元(3)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搅拌单元(4)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控制屏(5)相连接;螺旋加水单元(2)与原料混合单元(3)相连接;螺旋加水单元(2)与搅拌单元(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螺旋式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原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底板组件(1)和控制屏(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螺旋加水单元(2)、原料混合单元(3)和搅拌单元(4);底板组件(1)与螺旋加水单元(2)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原料混合单元(3)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搅拌单元(4)相连接;底板组件(1)与控制屏(5)相连接;螺旋加水单元(2)与原料混合单元(3)相连接;螺旋加水单元(2)与搅拌单元(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式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加水单元(2)包括有电机(201)、第一传动轴(202)、第一锥齿轮(203)、第二锥齿轮(204)、第三锥齿轮(205)、第二传动轴(206)、第一蜗杆(207)、第一蜗轮(208)、第三传动轴(209)、第一传动轮(210)、第二传动轮(211)、螺旋杆(212)、加水仓(213)、原料箱(214)和导管(215);电机(20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电机(201)与第一传动轴(2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2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02)与第一锥齿轮(203)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3)与原料混合单元(3)相连接;第一传动轴(202)与第二锥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204)与第三锥齿轮(205)相啮合;第三锥齿轮(205)与第二传动轴(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206)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206)与第一蜗杆(207)进行固接;第一蜗杆(207)与第一蜗轮(208)相啮合;第一蜗轮(208)与第三传动轴(2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209)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209)与第一传动轮(210)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10)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11)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11)与螺旋杆(212)进行固接;螺旋杆(21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螺旋杆(212)的侧部设置有加水仓(213);加水仓(213)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加水仓(213)的下方设置有原料箱(214);原料箱(214)与搅拌单元(4)相连接;原料箱(214)与导管(215)进行固接;螺旋杆(212)与搅拌单元(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螺旋式碳化硅陶瓷无压烧结原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原料混合单元(3)包括有第四锥齿轮(301)、第四传动轴(302)、第三传动轮(303)、第四传动轮(304)、第五传动轴(305)、异形轮(306)、轮盘(307)、转盘(308)、进料筒(309)、第二蜗杆(310)、第二蜗轮(311)、第六传动轴(312)、缺齿轮(313)、第五锥齿轮(314)、第六锥齿轮(315)、第七传动轴(316)、直齿轮(317)、齿条(318)、滑板(319)、连杆(320)、连轴(321)、第一滑块(322)和传动杆(323);第一锥齿轮(203)与第四锥齿轮(301)相啮合;第四锥齿轮(301)与第四传动轴(30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3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302)与第三传动轮(303)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303)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4)与第五传动轴(305)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305)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305)与异形轮(306)进行固接;异形轮(306)与轮盘(307)进行传动连接;轮盘(307)与转盘(308)进行固接;转盘(308)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转盘(308)与四组进料筒(309)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302)与第二蜗杆(310)进行固接;第二蜗杆(310)与第二蜗轮(311)相啮合;第二蜗轮(311)与第六传动轴(312)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31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312)与缺齿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