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75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净水器,包括:第一储水部,其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孔,另一侧设有出水管,且第一储水部中设有第一进水通道以及多个第一出水通孔;第一过滤筒,设置在第一储水部的下方,其中第一过滤筒内设有第一收容腔体;第一过滤芯体,其一端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中;第二储水部,其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孔,另一侧设有排水口,且第二储水部中设有第二进水通道以及多个第二出水通孔;第二过滤筒,设置在第二储水部的下方,其中第二过滤筒内设有第二收容腔体;第二过滤芯体,其一端设置在第二进水通道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净水器能够在保持净水器的体积比较小的同时还具备双重过滤效果,使得过滤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人们在使用生活饮用水时,都是直接打开水龙头来取水的,但水中的固体微粒、杂质、细菌却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于是人们逐渐开始使用净水器来提供过滤化水。然而,市面上的净水器只有一重过滤效率,过滤效果差,如果要做到多重过滤效果,会远远增大体积大,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水器,能够在保持体积比较小的同时还具备双重过滤效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水部,其中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储水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且所述第一储水部中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不连通的多个第一出水通孔,所述多个第一出水通孔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第一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多个第一出水通孔连通的第一收容腔体;第一过滤芯体,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中;第二储水部,其中所述第二储水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储水部的另一侧设有排水口,且所述第二储水部中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不连通的多个第二出水通孔,所述多个第二出水通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第二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部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多个第二出水通孔连通的第二收容腔体;第二过滤芯体,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二过滤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筒和所述第二过滤筒呈长条圆柱状,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和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呈长条圆柱状,所述第一过滤芯体和所述第二过滤芯体呈长条圆柱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芯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二过滤芯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收容腔体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筒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过滤筒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芯体为PPF滤芯,所述第二过滤芯体为UF复合滤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水部和所述第二储水部呈圆柱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芯体的一端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二过滤芯体的一端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盲孔。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罩,套设在所述第一储水部和所述第二储水部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孔设置在所述保护罩的一侧,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保护罩的另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净水器的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并列设置,使得整个产品的结构布局有序,同时具有双重过滤芯体对水进行过滤,能够在保持净水器的体积比较小的同时还具备双重过滤效果,使得过滤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净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净水器的储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净水器的过滤筒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该净水器包括第一储水部11、第一过滤筒12、第一过滤芯体13、第二储水部14、第二过滤筒15和第二过滤芯体16。第一储水部11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孔111,第一储水部11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112。优选地,第一储水部11呈圆柱状。应理解,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储水部11呈圆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储水部11还可以呈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水部11中设有与第一进水孔111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13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113的外侧的多个第一出水通孔114。应理解,水从第一进水孔111进入第一储水部11的第一进水通道113内。优选地,多个第一出水通孔114与第一进水通道113不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出水通孔114与出水管112连通,使得第一储水部11内的水通过多个第一出水通孔114输出至出水管112中。第一过滤筒12设置在第一储水部11的下方,其中第一过滤筒12内设有与第一进水通道113和多个第一出水通孔114连通的第一收容腔体121。优选地,第一过滤筒12螺纹连接在第一储水部11的下方。具体地,第一储水部11的下方设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设有外螺纹,而第一过滤筒12的顶部内设有与第一凸出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使得第一过滤筒12和第一储水部11的拆卸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筒12呈长条圆柱状。应理解,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过滤筒12呈长条圆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筒12还可以呈形状。优选地,第一收容腔体121呈长条圆柱状。第一过滤芯体13收容在第一收容腔体121内,其中第一过滤芯体1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113中。应理解,水从第一进水通道113进入第一过滤筒12内,经过第一过滤芯体13的过滤流入第一收容腔体121内,最终从多个第一出水通孔114输出至出水管112中。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芯体13的一端设有呈环形状的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而第一进水通道113呈圆形状,第一进水通道11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使得第一固定环与第一进水通道113螺纹连接,方便更换。优选地,第一过滤芯体13呈长条圆柱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芯体13为PPF滤芯,里面内紧外松,可以过滤泥沙、铁锈、红虫及其它大颗粒。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芯体13的一端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盲孔131,使得第一进水通道113的水能够快速进入第一过滤芯体13中。第二储水部14的一侧设有与出水管112连通的第二进水孔,第二储水部14的另一侧设有排水口141,使得经过第一过滤筒13过滤后的水从第二进水孔进入第二储水部14,并流经第二过滤筒15和第二过滤芯体16过滤后从排水口141排出。优选地,第二储水部14呈圆柱状。应理解,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二储水部14呈圆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储水部14还可以呈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储水部14中设有与第二进水孔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142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二进水通道142的外侧且与第二进水通道142不连通的多个第二出水通孔143。应理解,水从第二进水孔进入第二储水部14的第二进水通道142内。优选地,多个第二出水通孔143与排水口141连通,使得第二一储水部14内的水通过排水口141排出。第二过滤筒15设置在第二储水部14的下方,其中第二过滤筒15内设有与第二进水通道142和多个第二出水通孔143连通的第二收容腔体151。优选地,第二过滤筒15螺纹连接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储水部,其中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储水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且所述第一储水部中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不连通的多个第一出水通孔,所述多个第一出水通孔与所述出水管连通;/n第一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多个第一出水通孔连通的第一收容腔体;/n第一过滤芯体,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中;/n第二储水部,其中所述第二储水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储水部的另一侧设有排水口,且所述第二储水部中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不连通的多个第二出水通孔,所述多个第二出水通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n第二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部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多个第二出水通孔连通的第二收容腔体;/n第二过滤芯体,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二过滤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水部,其中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储水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水管,且所述第一储水部中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不连通的多个第一出水通孔,所述多个第一出水通孔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第一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水部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多个第一出水通孔连通的第一收容腔体;
第一过滤芯体,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中;
第二储水部,其中所述第二储水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储水部的另一侧设有排水口,且所述第二储水部中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孔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不连通的多个第二出水通孔,所述多个第二出水通孔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第二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部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多个第二出水通孔连通的第二收容腔体;
第二过滤芯体,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二过滤芯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元
申请(专利权)人:伟源精密塑胶模具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