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66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患者倚坐的治疗椅,治疗椅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搁脚部、椅座部和靠背部,椅座部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靠背部的内侧滑动设置有与靠背滑动相连的颈枕,椅座部的下侧连接有椅脚,椅脚通过控制柄调节其高度。通过在椅座部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使治疗椅的表面具有贴合人体形状的弧度,便于患者倚坐后能够更加舒适,便于患者放松心情。通过设置椅座部和椅脚转动相连,便于调整患者倚坐的角度,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有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其中心理治疗主要是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苦闷消除疑虑有些病人通过心理治无须用药即可康复。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只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是最容易矫治的早期发现早期正规系统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康复。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往往需要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让患者的身心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便于医护人员打开患者的心扉,和患者深入交流,从而排解患者内心的问题。很多心理辅导室内,用于患者倚坐的座椅就是一张普通的靠背椅,坐姿相对僵硬,长时间的心理辅导过程中,会因为久坐而导致身体不舒服,从而引发心里烦躁的情绪,降低了心理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解决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因为患者倚坐姿势不舒服,降低心理治疗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患者倚坐的治疗椅,治疗椅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搁脚部、椅座部和靠背部,椅座部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靠背部的内侧滑动设置有与靠背滑动相连的颈枕,椅座部的下侧连接有椅脚,椅脚通过控制柄调节其高度。通过调节椅脚的高度,便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心理沟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椅脚包括升降杆和底盘,控制柄用于调节升降杆的升降,椅座部的下侧设置有连接部,椅座部的下侧设置有开口朝下的转动槽,升降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杆和转动槽转动相连,下端和底盘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升降杆内设置有第一收纳腔,升降杆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收纳腔相连通的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内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和转动槽的槽底转动相连,下端在第一收纳腔内连接有用于控制支撑杆在第一滑动孔内上下滑动的升降机,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三转动杆和转动槽转动相连,下端通过第四转动杆和支撑杆转动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颈枕下侧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和靠背部滑动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靠背部内设置有第二收纳腔,靠背部的内侧设置有和第二收纳腔相连通的第二滑动孔,滑动板穿进第二滑动孔和第二收纳腔滑动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收纳腔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齿轮,齿轮通过第二转动杆和电机转动相连,齿轮上设置有主齿口,滑动板的下侧设置有副齿口,主齿口和副齿口相啮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滑动板的两侧在第二收纳腔内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滑动板从第二收纳腔滑出的限位块,限位块和第二收纳腔的腔壁滑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椅座部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使治疗椅的表面具有贴合人体形状的弧度,便于患者倚坐后能够更加舒适,便于患者放松心情。通过设置椅座部和椅脚转动相连,便于调整患者倚坐的角度,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治疗椅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治疗椅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部和升降杆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颈枕和靠背部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限位块和第二收纳腔连接示意图。图标:1-治疗椅,101-搁脚部,102-椅座部,103-靠背部,104-第二收纳腔,105-第二滑动孔,106-电机,107-齿轮,108-第二转动杆,109-主齿口,110-连接杆,111-第三转动杆,112-第四转动杆,2-颈枕,201-滑动板,202-副齿口,203-限位块,3-椅脚,301-控制柄,302-连接部,303-升降杆,304-底盘,305-转动槽,306-第一转动杆,307-第一收纳腔,308-第一滑动孔,309-支撑杆,310-升降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图1、图2所示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患者倚坐的治疗椅1,治疗椅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搁脚部101、椅座部102和靠背部103,椅座部102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靠背部103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颈枕2,椅座部10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椅脚3,椅脚3通过控制柄301调节其高度。通过在椅座部102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使治疗椅1的表面具有贴合人体形状的弧度,便于患者倚坐后能够更加舒适,便于患者放松心情。通过设置椅座部102和椅脚3转动相连,便于调整患者倚坐的角度,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图3所示椅脚3包括升降杆303和底盘304,控制柄301用于调节升降杆303的升降,椅座部102的下侧设置有连接部302,椅座部102的下侧设置有开口朝下的转动槽305,升降杆303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杆306和转动槽305转动相连,下端和底盘304相连。设置转动槽305和升降杆303转动相连,提升了椅脚3和椅座部30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升降杆303内设置有第一收纳腔307,升降杆303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收纳腔307相连通的第一滑动孔308,第一滑动孔308内设置有支撑杆309,支撑杆309的上端通过连接杆110和转动槽305的槽底转动相连,下端在第一收纳腔307内连接有用于控制支撑杆309在第一滑动孔308内上下滑动的升降机310,连接杆110的上端通过第三转动杆111和转动槽305转动相连,下端通过第四转动杆112和支撑杆309转动相连。降机310控制支撑杆309上升或者下降带动连接部302通过第一转动杆306转动,以此来调整治疗椅1倾斜的角度,找到一个便于沟通的舒适位置。通过设置升降机310,可以通过电动来控制,提升了治疗椅1的自动化。图4、图5所示颈枕2下侧设置有滑动板201,滑动板201和靠背部103滑动相连。设置颈枕2通过滑动板201和靠背部103滑动相连,便于调整颈枕2在靠背部103上的位置,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让患者的头部处于一个舒适放松的状态。靠背部103内设置有第二收纳腔104,靠背部103的内侧设置有和第二收纳腔104相连通的第二滑动孔105,滑动板201穿进第二滑动孔105和第二收纳腔104滑动相连。设置第二收纳腔104和滑动板201滑动相连,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收纳腔104内设置有电机106,电机106的一侧设置有齿轮107,齿轮107通过第二转动杆108和电机106转动相连,齿轮107上设置有主齿口109,滑动板201的下侧设置有副齿口202,主齿口109和副齿口202相啮合。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电机106来控制颈枕2在靠背部103上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椅1的自动化。滑动板201的两侧在第二收纳腔10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患者倚坐的治疗椅(1),所述治疗椅(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搁脚部(101)、椅座部(102)和靠背部(103),所述椅座部(102)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所述靠背部(103)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颈枕(2),所述椅座部(10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椅脚(3),所述椅脚(3)通过控制柄(301)调节其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患者倚坐的治疗椅(1),所述治疗椅(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搁脚部(101)、椅座部(102)和靠背部(103),所述椅座部(102)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凹槽,所述靠背部(103)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颈枕(2),所述椅座部(102)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椅脚(3),所述椅脚(3)通过控制柄(301)调节其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脚(3)包括升降杆(303)和底盘(304),所述控制柄(301)用于调节升降杆(303)的升降,所述椅座部(102)的下侧设置有连接部(302),所述椅座部(102)的下侧设置有开口朝下的转动槽(305),所述升降杆(303)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杆(306)和转动槽(305)转动相连,下端和底盘(30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使用的心理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03)内设置有第一收纳腔(307),所述升降杆(303)的顶部设置有和第一收纳腔(307)相连通的第一滑动孔(308),所述第一滑动孔(308)内设置有支撑杆(309),所述支撑杆(309)的上端通过连接杆(110)和转动槽(305)的槽底转动相连,下端在第一收纳腔(307)内连接有用于控制支撑杆(309)在第一滑动孔(308)内上下滑动的升降机(310),所述连接杆(110)的上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祉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沃阁莱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