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66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浮筒、过渡段、垂荡板及压载舱系统;浮筒远离过渡段的端面上安装有风机;过渡段的横截面小于浮筒任一高度的横截面;垂荡板的横截面大于固定座的横截面;压载舱系统包括球形压载舱及汞压载舱,球形压载舱的顶部与垂荡板固定连接,球形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水的位置来改变球形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汞压载舱设于球形压载舱内,汞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汞的位置来改变汞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上述方案响应速度快,满足平台快速稳定的需求,且由于吃水深度不变,适用于对水深有要求的水域,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漂浮式风机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
技术介绍
深远海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研究的一个新兴热点,具有巨大的潜力,这是因为,相比于陆上风电,深远海风力发电由于海面粗糙度比陆地表面低,风速更加均匀;其次是深远海风速更大,这使得能够获得更多的风能,最后是对环境影响小,可利用的风电场多。对于浮式风电装备,其整个装备包括:风电机组,漂浮式平台,系泊系统和锚固系统。漂浮式平台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6个自由度的运动,受到环境的冲击载荷大,例如海浪,风,冰和洋流,这可能导致平台疲劳故障。为了确保海上浮式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探索稳定性高、运功幅度小的海上平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漂浮式风电平台的主尺度通常是从平稳性能、运动性能等多个总体方向进行论证分析确定的,平台通常在指定的吃水下进行发电作业,现有的海上风电平台都是通过改变压载舱内部的水量来调节平台的吃水深度,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以应对海上的海浪,风和洋流对平台的冲击,由于海浪和海风变化迅速,从外部进水响应速度慢,不能满足平台快速稳定的需求,且现有平台为保持稳定进行压载时,必然伴随着平台吃水深度的增加,不适用于对水深有要求的水域,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平台为保持稳定,而压载的响应速度慢,不能满足平台快速稳定的需求,且现有平台为保持稳定进行压载时,必然伴随着平台吃水深度的增加,不适用于对水深有要求的水域,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浮筒、过渡段、垂荡板及压载舱系统;所述浮筒远离过渡段的端面上安装有风机;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小于所述浮筒任一高度的横截面;所述垂荡板的横截面大于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所述压载舱系统包括球形压载舱及汞压载舱,所述球形压载舱的顶部与所述垂荡板固定连接,所述球形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水的位置来改变球形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所述汞压载舱设于球形压载舱内,所述汞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汞的位置来改变汞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设置过渡段有利于减少平台的水线面面积,使得平台倾覆力矩更小;垂荡板可以在平台上下运动时增大其运动阻尼,从而增大垂荡运动的固有周期,减小垂荡的运动幅度;球形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水的位置来改变球形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汞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汞的位置来改变汞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通过同时改变球形压载舱的内部的水的位置及改变汞压载舱的内部的汞的位置,由于汞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可快速降低平台的重心位置而保持稳定。但由于球形压载舱内的水及汞压载舱内的汞的只是通过改变位置来迅速保持平台的稳定性,根据平台的受力平衡可知平台的吃水深度始终不变,上述方案响应速度快,满足平台快速稳定的需求,且由于吃水深度不变,适用于对水深有要求的水域,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所述浮筒呈锥形,锥度范围为15-20度,所述浮筒的安装风机的一端的直径大于与过渡段连接的一端的直径。通过锥形浮筒能够有效降低平台的运动,使得平台更加稳定,增加回复力矩。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包括转动体、固定座及驱动机构,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与所述转动体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体转动,所述浮筒与所述转动体固定连接,所述垂荡板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通过过渡段转动可代替风机的偏航,从而省去风机的偏航系统,大大减化了风机的结构,大大减轻了风机的重量,进而大大减小了风机的塔筒的底座的载荷,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支撑板、传动轴、齿轮及齿圈,所述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支撑板固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支撑板且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齿圈与所述转动体固定连接。通过齿轮传动齿圈,从而使得转动体在固定座内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球形压载舱包括球形压载上部舱和球形压载下部舱,所述球形压载上部舱与所述球形压载下部舱之间通过第一阀连通,所述球形压载上部舱与所述球形压载下部舱之间还通过第一泵连通,所述第一泵由所述球形压载下部舱通往所述球形压载上部舱。当需要稳定平台降低重心时,打开第一阀,球形压载上部舱内的水流入球形压载下部舱内,即可将平台的重心降低,使得平台受到海风及海浪的冲击时也能保持平稳,当平台所受海风及海浪的冲击力小的时候,由于平台的重心越低造成的横摇周期越小,为防止其横摇周期长期较小的不利状况,平台需恢复到平常的固有高度的重心,则通过第一泵将球形压载下部舱的水抽到球形压载上部舱内。进一步地,所述球形压载舱还包括第二阀及第二泵,所述第二阀设于所述球形压载上部舱上且与所述球形压载上部舱连通,通过打开关闭所述第二阀,能向所述球形压载上部舱内进水,所述第二泵设于所述球形压载下部舱上且与所述球形压载下部舱连通,通过所述第二泵可将所述球形压载下部舱内的水直接排放到平台外面。当通过改变平台的重心已不能满足平台的稳定性的需求时,或者需要改变平台的吃水深度时,通过第二阀进水及第二泵排水,球形压载舱即可通过改变内部的水量来改变球形压载舱的重力从而调节平台的吃水深度,进而保持平台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汞压载舱包括汞压载上部舱和汞压载下部舱,所述汞压载上部舱与所述汞压载下部舱之间通过第三阀连通,所述汞压载上部舱与所述汞压载下部舱之间还通过第三泵连通,所述第三泵由所述汞压载下部舱通往所述汞压载上部舱。当需要稳定平台降低重心时,打开第三阀,汞压载上部舱内的汞流入汞压载下部舱内,即可将平台的重心降低,由于汞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汞的流动能快速降低平台的重心,配合球形压载舱内的水的重心的降低,使得平台受到海风及海浪的冲击时能快速保持平稳,当平台需要恢复到平常的固有高度的重心时,则通过第三泵将汞压载下部舱的汞抽到汞压载上部舱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同时改变球形压载舱的内部的水的位置及改变汞压载舱的内部的汞的位置,可快速降低平台的重心位置而保持稳定,上述方案响应速度快,满足平台快速稳定的需求,且由于吃水深度不变,大大减小了浮体平台的运动,提高了平台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且适用于对水深有要求的水域,适用范围广泛,从而提高了整个浮式风电装备的经济价值。2、通过采用过渡段可转动代替风机的偏航,从而省去风机的偏航系统,大大减化了风机的结构,大大减轻了风机的重量,进而大大减小了风机的塔筒的底座的载荷,降低了成本。3、通过第二阀进水及第二泵排水,球形压载舱即可通过改变内部的水量来改变球形压载舱的重力从而调节平台的吃水深度,进一步调节平台的稳定性。4、结构简单,灵活可靠,实用性强。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浮筒、过渡段、垂荡板及压载舱系统;/n所述浮筒远离过渡段的端面上安装有风机;/n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小于所述浮筒任一高度的横截面;/n所述垂荡板的横截面大于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n所述压载舱系统包括球形压载舱及汞压载舱,所述球形压载舱的顶部与所述垂荡板固定连接,所述球形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水的位置来改变球形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所述汞压载舱设于球形压载舱内,所述汞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汞的位置来改变汞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浮筒、过渡段、垂荡板及压载舱系统;
所述浮筒远离过渡段的端面上安装有风机;
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小于所述浮筒任一高度的横截面;
所述垂荡板的横截面大于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
所述压载舱系统包括球形压载舱及汞压载舱,所述球形压载舱的顶部与所述垂荡板固定连接,所述球形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水的位置来改变球形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所述汞压载舱设于球形压载舱内,所述汞压载舱通过改变内部的汞的位置来改变汞压载舱的重心位置从而调节平台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呈锥形,锥度范围为15-20度,所述浮筒的安装风机的一端的直径大于与过渡段连接的一端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包括转动体、固定座及驱动机构,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与所述转动体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体转动,所述浮筒与所述转动体固定连接,所述垂荡板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漂浮式风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支撑板、传动轴、齿轮及齿圈,所述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舒旎董晔弘王叶倪远翔杨林陶治宇仵文松李成周闯蒋运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装海上风电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