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红元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65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所述工器具柜应用于电力运维车车厢,所述工器具柜包括:柜体;温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中心、加热除湿单元及用户终端,温湿度传感器、加热除湿单元和用户终端均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第一放置单元;第二放置单元;第三放置单元;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一柜门,所述第一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的前方;第二柜门,所述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前方。达到了可容纳各种变电运维仪器仪表及急救箱,实现智能存放、领取工器具,自动控制柜内温湿度,进而实现了工器具集中移动式智能管理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
本申请涉及工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电网规模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供电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变电站无人值守集中化运维管理模式得到大力推行。变电站现场运维工中经常需要使用相应的安全、运维工器具和仪器仪表完成日常倒闸操作、运维等作业。目前,使用到辅助安全工器具有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杆、验电器、安全帽、围栏、警示牌等,运维工器具有专用工具、通用的不同规格螺丝刀、扳手,仪器仪表有万用表、绝缘摇表等。其中,辅助安全工器具中绝缘类、仪器仪表对存放环境有温湿度要求。但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大、难度高、且维护不到位,同时使用率不高,造成资源大量闲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大、难度高、且维护不到位,同时使用率不高,造成资源大量闲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容纳各种变电运维仪器仪表及急救箱,实现智能存放、领取工器具,自动控制柜内温湿度,进而实现了工器具集中移动式智能管理的技术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所述工器具柜通过卡扣和橡胶防撞层固定于电力运维车车厢上,所述工器具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四角设置有四个立柱,且所述立柱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加热除湿单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一侧;第二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相对于所述柜体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三放置单元,所述第三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正后方;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和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二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平行设置;第一柜门,所述第一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的前方;第一液压撑杆,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柜门连接;第一拉手,所述第一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上。第二柜门,所述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前方;第二液压撑杆,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柜门连接;第二拉手,所述第二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上;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第一柜门与所述第二柜门的内侧,且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连接;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连接;电源切换单元,所述电源切换单元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电源切换单元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电源单元与车辆电瓶连接;当所述电源切换单元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蓄电池组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单元包括:不锈钢支撑管,两排所述不锈钢支撑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左半部分上,且每排设置有4根所述不锈钢支撑管;第一红外对射仪,所述第一红外对射仪设置在所述不锈钢支撑管的两端。第一安全帽放置架,所述第一安全帽放置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的后侧顶部;第一弹簧支架,两个所述第一弹簧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顶部的左右两侧,且在所述第一弹簧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压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还包括:伸缩式支杆,所述伸缩式支杆设置在每排所述不锈钢支撑管的两侧,且在所述伸缩式支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卡扣;橡胶杆,所述橡胶杆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伸缩式支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包括:第二安全帽放置架,所述第二安全帽放置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后侧顶部;第二弹簧支架,两个所述第二弹簧支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顶部的左右两侧,且在所述第二弹簧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压杆;弹力带,所述弹力带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右半部分上;梳子型置物架,所述梳子型置物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一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第三放置单元包括:水平支架,若干个所述水平支架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板上;第二红外对射仪,所述第二红外对射仪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架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柜体采用断桥铝夹层结构,其中,所述夹层结构内部填充隔热材料。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支撑管呈倒U形。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柜体的距离为20c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所述工器具柜通过卡扣和橡胶防撞层固定于电力运维车车厢上,所述工器具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四角设置有四个立柱,且所述立柱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加热除湿单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一侧;第二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相对于所述柜体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三放置单元,所述第三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正后方;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和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二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平行设置;第一柜门,所述第一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的前方;第一液压撑杆,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柜门连接;第一拉手,所述第一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上。第二柜门,所述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前方;第二液压撑杆,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柜门连接;第二拉手,所述第二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上;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大、难度高、且维护不到位,同时使用率不高,造成资源大量闲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容纳各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所述工器具柜通过卡扣和橡胶防撞层固定于电力运维车车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器具柜包括:/n柜体,所述柜体的四角设置有四个立柱,且所述立柱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n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n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n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n加热除湿单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n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n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一侧;/n第二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相对于所述柜体中心线对称设置;/n第三放置单元,所述第三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正后方;/n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n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和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二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平行设置;/n第一柜门,所述第一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的前方;/n第一液压撑杆,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柜门连接;/n第一拉手,所述第一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上;/n第二柜门,所述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前方;/n第二液压撑杆,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柜门连接;/n第二拉手,所述第二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上;/n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综合智能工器具柜,所述工器具柜通过卡扣和橡胶防撞层固定于电力运维车车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器具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的四角设置有四个立柱,且所述立柱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
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
加热除湿单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一侧;
第二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上方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相对于所述柜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第三放置单元,所述第三放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正后方;
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垂直设置;
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和所述第三放置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二隔离板与所述柜体底面平行设置;
第一柜门,所述第一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的前方;
第一液压撑杆,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柜门连接;
第一拉手,所述第一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上;
第二柜门,所述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前方;
第二液压撑杆,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柜门连接;
第二拉手,所述第二拉手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上;
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器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第一柜门与所述第二柜门的内侧,且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加热除湿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
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元张佳霖
申请(专利权)人:贾红元张佳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