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62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由体内腔道诊断镜,视频压缩电路和计算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与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之间由视频线相连接,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的计算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将体内腔道诊断镜所采集的医疗图像可以经过数字压缩后通过网络向远程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影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影像系统,特别是一种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医疗影像信息大多采用模拟设备,相应的影像信号也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由于数据量大,且不容易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这就给医疗影像的数字化应用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医疗影像信息大多采用模拟设备,相应的影像信号也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由于数据量大,且不容易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这就给医疗影像的数字化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由体内腔道诊断镜,视频压缩电路和计算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与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之间由视频线相连接,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的计算机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设置有RJ45接口,所述的数据线采用双绞线缆与所述的计算机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对照,效果是积极且明显的。本技术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原有的模拟影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影像信号,并一步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使影像信号便于存储和远距离网络传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由体内腔道诊断镜,视频压缩电路和计算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1与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3之间由视频线2相连接,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3通过数据线5与所述的计算机4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3设置有RJ45接口,所述的数据线5采用双绞线缆与所述的计算机4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本技术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将体内腔道诊断镜所采集的医疗图像可以经过数字压缩后通过网络向远程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权利要求1,一种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由体内腔道诊断镜,视频压缩电路和计算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与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之间由视频线相连接,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的计算机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线采用双绞线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视频压缩电路设置有RJ45接口。专利摘要一种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由体内腔道诊断镜,视频压缩电路和计算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与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之间由视频线相连接,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的计算机相连接。本技术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将体内腔道诊断镜所采集的医疗图像可以经过数字压缩后通过网络向远程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文档编号G06F17/00GK2759377SQ200420090630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曾平 申请人:上海雷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内腔道诊断镜的医疗影像处理与存储装置,由体内腔道诊断镜,视频压缩电路和计算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内腔道诊断镜与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之间由视频线相连接,所述的视频压缩电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的计算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雷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