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8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解决了控制开关组件安装不便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和与加热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开关组件,控制开关组件的一端从外壳露出以供操作,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内胆的底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控制开关组件与内胆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安装支架实现了控制开关组件在内胆上的固定,利于控制开关组件操作到位以控制加热组件的启闭,可靠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
本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是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
技术介绍
为方便用户观察和控制电热饭盒的通电,一般在电热饭盒上设置控制开关、指示灯和用于带动控制开关动作的操作件,为引导指示灯的光线从外壳上的透光孔射出,透光孔和指示灯之间会设置透光件,以便引导光线均匀地从透光孔射出。但控制开关、操作件和透光件需要分开设置和分开安装,安装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开关结构和电水壶(CN201410637256.3),包括支架组件和保温按钮,支架组件包括支架零件和保温开关,保温开关通过所述支架零件的扣位结构装配到所述支架零件上,保温按钮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底盖的预设孔位于所述底盖内,其中,所述保温按钮的第一端设置有弹性件,保温按钮通过弹性件连接至所述支架组件,支架零件还包括安装槽,安装槽内装配有所述电水壶的灯线组件的保温指示灯,所述保温指示灯用于提示所述电水壶是否处于保温状态。从而减去电水壶底盖上的保温指示灯罩的设计,用户可以通过保温按钮就可以观察到保温指示灯的变化,即将指示灯和操作等合二为一,简化结构,外观造型也更加精简。上述电水壶的保温开关、支架零件和保温按钮均设于电水壶的底盖上,但电饭盒的外壳包括底盖,并且整个外壳一体成型,如果将整个控制开关组件设于外壳的内底壁上,不利于内胆底壁上的加热组件与控制开关组件连接,同时,安装过程中控制开关组件与加热组件容易干涉,外壳和内胆安装不便,另外,上述保温按钮通过弹性件与支架组件连接,保温按钮安装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不仅控制开关组件安装方便,而且安装支架实现了控制开关组件在内胆上的固定,利于控制开关组件操作到位以控制加热组件的启闭,安装可靠性更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和与加热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开关组件,控制开关组件的一端从外壳露出以供操作,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内胆的底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设于内胆的外底壁并与下支架分体设置,下支架与上支架或内胆的底壁连接以夹紧控制开关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组件包括控制开关和位于控制开关外侧的透光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透光件外露于外壳并带动控制开关启闭,下支架的一端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筋,限位筋向内和/或向外与透光件抵触限位。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向上弯折的限位折边,限位折边位于控制开关的内侧并向外与控制开关抵触限位;或者,所述下支架通过限位筋向上压紧透光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组件包括控制开关,上支架包括向下凸出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第一限位壁位于控制开关的内侧并向外与控制开关抵触限位,控制开关向外伸出第二限位壁并向外与第二限位壁抵触限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壁上设有支撑控制开关的限位缺口,控制开关卡入限位缺口中并穿过限位缺口向外伸出第二限位壁。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组件包括控制开关和位于控制开关外侧的透光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透光件外露于外壳并带动控制开关启闭,透光件上设有位于安装支架内部的第一限位凸筋,第一限位凸筋向外与安装支架抵触以限制透光件向外与安装支架分离。进一步的,所述透光件包括灯罩和位于灯罩内侧的灯罩支架,灯罩支架的外周侧面设有凸耳,灯罩支架通过凸耳与灯罩卡接,第一限位凸筋由凸耳形成;或者,所述透光件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中设有发光件。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组件包括控制开关和位于控制开关外侧的透光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透光件外露于外壳并带动控制开关启闭,透光件上设有第二限位凸筋,第二限位凸筋位于安装支架和外壳的内壁之间,第二限位凸筋向内与安装支架抵触限位。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外底壁设有第一止挡筋和第二止挡筋,第一止挡筋和第二止挡筋分别位于控制开关组件的两侧并与控制开关组件抵触限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一方面,控制开关组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内胆上,那么控制开关组件可以与内胆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安装支架实现了控制开关组件在内胆上的固定,那么安装支架限制控制开关组件的移动,利于控制开关组件操作到位以控制加热组件的启闭。另一方面,控制开关组件位于内胆和外壳之间,充分利于内胆的底壁与外壳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减小整个电饭盒的侧壁厚度,美观性好。最后,控制开关组件固定于内胆的底壁上,不仅控制开关组件与加热组件之间靠的更近,两者之间的走线距离短,方便控制开关组件与加热组件之间的电连接,而且简化外壳的内部结构,利于外壳进水后快速排出,保证控制开关组件的使用安全;同时,控制开关组件的一端从外壳上的操作孔伸出,那么控制开关组件既与内胆固定连接,又与外壳上的操作孔限位配合,即控制开关组件、内胆和外壳三者配合紧密,安装可靠性更好。2、安装支架由分体设置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构成,不仅方便安装支架的加工,而且促使上支架和下支架可靠的夹紧控制开关组件,利于保证控制开关组件的紧固效果,同时,两者夹持的松紧可以调整,降低了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加工精度要求。3、限位筋向内抵触于透光件,限制透光件向外移动,避免透光件向外与内胆分离,用户的使用体验好;限位筋向外与透光件抵触限位,避免透光件向内移动过度而损伤控制开关,保证了控制开关的使用寿命,从而限位筋限制了透光件在轴向上的移动范围,使用可靠性更好。4、限位折边与控制开关的内侧抵触,避免了控制开关向内移动过度,保证透光件可以顺利的带动控制开关动作,同时,限位折边与控制开关的内侧抵触,也实现了下支架的安装预定位,方便下支架与上支架或内胆底壁连接。下支架通过限位筋向上压紧透光件,从而下支架支撑透光件,利于透光件向内与控制开关对准,保证透光件与控制开关在同一直线上,保证透光件的操作手感,整个控制开关组件的操作更加省力。5、第一限位壁限制控制开关向内移动,不仅保证透光件顺利的带动控制开关动作,而且保证控制开关与加热组件之间具有足够大的安全距离,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同时,第二限位壁向内与控制开关抵触限位,那么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实现了控制开关在内胆上的安装定位,方便下支架向上压紧控制开关和透光件,也利于下支架与上支架或内胆底壁连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电饭盒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电饭盒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内胆的结构图(一);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内胆的结构图(二);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内胆在上支架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实施例一中电饭盒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一中电饭盒在控制开关组件处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一中下支架的结构图;图9为本实施例一中透光件的结构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一中灯罩的结构图;图11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和与加热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开关组件,控制开关组件的一端从外壳露出以供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内胆的底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包括内胆和套设于内胆外侧的外壳,内胆和外壳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和与加热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开关组件,控制开关组件的一端从外壳露出以供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内胆的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设于内胆的外底壁并与下支架分体设置,下支架与上支架或内胆的底壁连接以夹紧控制开关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组件包括控制开关和位于控制开关外侧的透光件,控制开关组件通过透光件外露于外壳并带动控制开关启闭,下支架的一端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筋,限位筋向内和/或向外与透光件抵触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向上弯折的限位折边,限位折边位于控制开关的内侧并向外与控制开关抵触限位;或者,所述下支架通过限位筋向上压紧透光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可靠的电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组件包括控制开关,上支架包括向下凸出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第一限位壁位于控制开关的内侧并向外与控制开关抵触限位,控制开关向外伸出第二限位壁并向外与第二限位壁抵触限位。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胡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