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型成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型成型机械。
技术介绍
授权公告号为CN10621775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植入注塑自动化设备,其通过将待注塑对象通过装料系统装载入模具中,满载的模具通过传输系统传输至多工位注塑设备处完成顺序注塑,注塑完毕的模具则再由传输系统回收并完成卸载形成新的空置的模具,以上完成一次工作周期,并且,各模具可在多工位注塑设备与传输系统之间周期性移动,大大提供了注塑效率。上述专利中虽然提高了注塑效率,但是其具有以下缺陷;1、塑料在传送过程中需要加热融化,其对热量的利用率较低;2、在塑料融化过程中,由于塑料品种繁多,其熔点各不相同,采用统一的加热温度不能有效的降低能耗,使得能量损耗严重;3、其仅仅公开了模具的周期性移动,其并未公开对注塑成型后的塑料顶出结构;4、虽然其提高了注塑效率,但是其对模具的冷却的效果较低。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型成型机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型成型机械,包括注塑机体(2)、底座(9)以及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9)一侧的定量料斗(1),定量料斗(1)的下料管与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连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上安装有多个保温壳体(7),所述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上安装有多个位于保温壳体(7)内的电加热环(5),所述注塑机体(2)的挤出管上安装有二次加热保温壳体(12),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壳体(7)通过连通管(11)连通连接,位于最下侧的所述保温壳体(7)通过导管与二次加热保温壳体(12)连通连接,且二次加热保温壳体(12)上还安装有排气管;/n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型成型机械,包括注塑机体(2)、底座(9)以及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9)一侧的定量料斗(1),定量料斗(1)的下料管与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连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上安装有多个保温壳体(7),所述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上安装有多个位于保温壳体(7)内的电加热环(5),所述注塑机体(2)的挤出管上安装有二次加热保温壳体(12),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壳体(7)通过连通管(11)连通连接,位于最下侧的所述保温壳体(7)通过导管与二次加热保温壳体(12)连通连接,且二次加热保温壳体(12)上还安装有排气管;
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的最上端设有安装管架(30),安装管架(30)套接在注塑机体(2)的传送料筒外侧,所述安装管架(30)内转动安装有安装管(31),所述安装管(31)的外圈固定有齿环(27),所述安装管(31)的内圈固定套接有位于安装管架(30)内的叶片(32),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伺服电机(29),伺服电机(29)的输出端固定有与齿环(27)啮合连接的齿轮(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型成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上侧固定有注塑壳体(8),所述底座(9)底部内壁固定有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贯穿注塑壳体(8)底面且固定有转盘(19),所述转盘(19)上侧固定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上固定有两个支杆,同一个所述支撑杆(20)上的支杆分别固定有位于上侧的注塑模具(13)以及位于下侧的压力壳体(17),相邻的两个所述注塑模具(13)通过弧形连通管(25)连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型成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9)上侧设置有环形管(26),所述环形管(26)通过导风管(4)与安装管架(30)相连通,所述环形管(26)上设置有多个分流管(22),分流管(22)的另一端分别与压力壳体(17)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杰,胡勇,张冰珂,范杰,奚漫慧,梁新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