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耀杰专利>正文

一种切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55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切砖装置,可以改变两个限位运输带之间的距离来对不同大小的砖块进行夹紧限位,可以改变限位运输带与刀片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砖块切割的大小,可以通过变速齿轮组来调节装置的工作效率,包括限位组合体、变速组合体、传输组合体、收集组合体,转动把手来改变两个限位运输带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砖块进行夹紧限位,转动把手改变限位运输带与刀片之间的距离来根据需求调节砖块切割的大小,拨动调节杆改变啮合的齿轮,来改变齿轮组的转速来调节装置的工作效率,切割完得砖块通过分类滑槽进入分类项,可以有效的分类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切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砌墙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步骤,而通常砌墙用砖都是直接从砖厂运过来的成品砖,砌墙工在砌墙过程中通常遇到各种不同的地方需要大量非正常规格的砖块,因此就需要对成品砖进行切割,通常的切砖装置并不能调节装置的工作效率,使切砖更快速,也不能调节切砖大小并且在切割时需要工人手扶住砖块不让砖块偏移,这样会对工人产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砖装置,可以改变两个限位运输带之间的距离来对不同大小的砖块进行夹紧限位,可以改变限位运输带与刀片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砖块切割的大小,可以通过变速齿轮组来调节装置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切砖装置,包括限位组合体、变速组合体、传输组合体、收集组合体,限位组合体与变速组合体相连接,限位组合体与传输组合体相连接,变速组合体与传输组合体相连接,传输组合体与收集组合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切砖装置,所述限位组合体包括限位外框、支柱、底板、把手一、螺纹杆一、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把手二、螺纹杆二、滑子一、滑子二、滑子三、支架一、转轴一、皮带轮一、皮带轮二、皮带一、皮带轮三、转轴二、支架二、支架三、直齿轮柱、直齿轮一、转轴三、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转轴四、直齿轮二、转轴五、锥齿轮三、锥齿轮四、转轴六、皮带轮四、皮带二、皮带轮五、转轴七、皮带轮六、皮带三、皮带轮七、转轴八、运输带轮一、运输带轮二、运输带轮三、运输带,限位外框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柱与底板固定连接,把手一与螺纹杆一固定连接,连接杆一与螺纹杆一啮合连接,连接杆二与螺纹杆一转动连接,把手二与螺纹杆二固定连接,连接杆一与螺纹杆二转动连接,螺纹杆二与限位外框啮合连接,滑子一与连接杆一固定连接,滑子一与底板滑动连接,滑子二与连接杆一固定连接,滑子二与底板滑动连接,滑子三与连接杆一固定连接,滑子三与底板滑动连接,支架一与底板固定连接,转轴一与支架转动连接,皮带轮一与转轴一固定连接,皮带轮二与转轴一固定连接诶,皮带一与皮带轮二相连接,皮带轮三与皮带一相连接,转轴二与皮带轮三固定连接,转轴二与支架二转动连接,转轴二与支架三转动连接,支架二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架三与底板固定连接,直齿轮柱与转轴二固定连接,直齿轮一与直齿轮柱啮合连接,直齿轮一与转轴三固定连接,转轴三与连接杆一转动连接,锥齿轮一与转轴三固定连接,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连接,转轴四与锥齿轮二固定连接,转轴四与连接杆一转动连接,转轴四与滑子三转动连接,直齿轮二与直齿轮柱啮合连接,转轴五与直齿轮二固定连接,转轴五与连接杆二转动连接,锥齿轮三与转轴五固定连接,锥齿轮四与锥齿轮三与啮合连接,转轴六与锥齿轮四固定连接,皮带轮四与转轴四固定连接,皮带二与皮带轮四相连接,皮带轮五与皮带二相连接,皮带轮五与转轴七固定连接,皮带轮六与转轴七固定连接,皮带三与皮带轮六相连接,皮带轮七与皮带三相连接,皮带轮七与转轴八固定连接,运输带轮一与转轴四固定连接,运输带轮二与转轴七固定连接,运输带轮三与转轴八固定连接,运输带与运输带轮一相连接,运输带与运输带轮二相连接,运输带与运输带轮三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切砖装置,所述变速组合体包括电机、变速外框、电机传动轴、直齿轮三、直齿轮四、直齿轮五、转轴九、直齿轮六、齿轮、拨动杆、推动杆、调节杆、转轴十、皮带轮八、皮带四、皮带轮九、刀片,电机与变速外框固定连接,电机传动轴与变速外框转动连接,直齿轮三与电机传动轴固定连接,直齿轮四与电机传动轴固定连接,直齿轮五与直齿轮三啮合连接,直齿轮六与直齿轮四啮合连接,转轴九与直齿轮五转动连接,转轴九与直齿轮六转动连接,齿轮与转轴九固定连接,拨动杆与齿轮滑动连接,推动杆与拨动杆固定连接,调节杆与推动杆转动连接,转轴十与调节杆固定连接,转轴十与变速外框转动连接,皮带轮八与转轴九固定连接,皮带四与皮带轮八相连接,皮带四与皮带轮一相连接,皮带轮九与转轴九固定连接,刀片与转轴九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切砖装置,所述传输组合体包括传输外框、皮带五、皮带轮十、转轴十一、直齿轮七、直齿轮八、转轴十二、运输带轮四、皮带轮十一、皮带六、皮带轮十二、转轴十三、运输带轮五、运输带二、挡块、直齿轮九、直齿轮十,传输外框与转轴十一固定连接,传输外框与转轴十二固定连接,传输外框与转轴十三固定连接,皮带五与皮带轮九相连接,皮带轮十与皮带五相连接,皮带轮十与转轴十固定连接,直齿轮七与转轴十一固定连接,直齿轮八与直齿轮七啮合连接,转轴十二与直齿轮八固定连接,运输带轮四与转轴十二固定连接,皮带轮十一与转轴十二固定连接,皮带六与皮带轮十一相连接,皮带轮十二与皮带六相连接,转轴十三与皮带轮十二固定连接,运输带轮五与转轴十三固定连接,运输带二与运输带轮四相连接,运输带二与运输带轮五相连接,挡块与运输带二固定连接,直齿轮九与转轴十一固定连接,直齿轮十与直齿轮九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切砖装置,所述收集组合体包括分类滑槽、分类箱、万向轮、扶手,分类滑槽与传输外框固定连接,分类箱与万向轮固定连接,分类箱与扶手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切砖装置,转动把手来改变两个限位运输带之间的距离,可以对不同大小的砖块进行夹紧限位,转动把手改变限位运输带与刀片之间的距离来根据需求调节砖块切割的大小,拨动调节杆改变啮合的齿轮,来改变齿轮组的转速来调节装置的工作效率,切割完得砖块通过分类滑槽进入分类项,可以有效的分类和运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限位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限位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限位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是本专利技术限位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四;图6是本专利技术变速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本专利技术变速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1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2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五;图13是本专利技术收集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中:限位组合体1:限位外框1-1;支柱1-2;底板1-3;把手一1-4;螺纹杆一1-5;连接杆一1-6;连接杆二1-7;把手二1-8;螺纹杆二1-9;滑子一1-10;滑子二1-11;滑子三1-12;支架一1-13;转轴一1-14;皮带轮一1-15;皮带轮二1-16;皮带一1-17;皮带轮三1-18;转轴二1-19;支架二1-20;支架三1-21;直齿轮柱1-22;直齿轮一1-23;转轴三1-24;锥齿轮一1-25;锥齿轮二1-26;转轴四1-27;直齿轮二1-28;转轴五1-29;锥齿轮三1-30;锥齿轮四1-31;转轴六1-32;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合体(1)、变速组合体(2)、传输组合体(3)、收集组合体(4),限位组合体(1)与变速组合体(2)相连接,限位组合体(1)与传输组合体(3)相连接,变速组合体(2)与传输组合体(3)相连接,传输组合体(3)与收集组合体(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组合体(1)、变速组合体(2)、传输组合体(3)、收集组合体(4),限位组合体(1)与变速组合体(2)相连接,限位组合体(1)与传输组合体(3)相连接,变速组合体(2)与传输组合体(3)相连接,传输组合体(3)与收集组合体(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合体(1)包括限位外框(1-1)、支柱(1-2)、底板(1-3)、把手一(1-4)、螺纹杆一(1-5)、连接杆一(1-6)、连接杆二(1-7)、把手二(1-8)、螺纹杆二(1-9)、滑子一(1-10)、滑子二(1-11)、滑子三(1-12)、支架一(1-13)、转轴一(1-14)、皮带轮一(1-15)、皮带轮二(1-16)、皮带一(1-17)、皮带轮三(1-18)、转轴二(1-19)、支架二(1-20)、支架三(1-21)、直齿轮柱(1-22)、直齿轮一(1-23)、转轴三(1-24)、锥齿轮一(1-25)、锥齿轮二(1-26)、转轴四(1-27)、直齿轮二(1-28)、转轴五(1-29)、锥齿轮三(1-30)、锥齿轮四(1-31)、转轴六(1-32)、皮带轮四(1-33)、皮带二(1-34)、皮带轮五(1-35)、转轴七(1-36)、皮带轮六(1-37)、皮带三(1-38)、皮带轮七(1-39)、转轴八(1-40)、运输带轮一(1-41)、运输带轮二(1-42)、运输带轮三(1-43)、运输带(1-44),限位外框(1-1)与底板(1-3)固定连接,支柱(1-2)与底板(1-3)固定连接,把手一(1-4)与螺纹杆一(1-5)固定连接,连接杆一(1-6)与螺纹杆一(1-5)啮合连接,连接杆二(1-7)与螺纹杆一(1-5)转动连接,把手二(1-8)与螺纹杆二(1-9)固定连接,连接杆一(1-6)与螺纹杆二(1-9)转动连接,螺纹杆二(1-9)与限位外框(1-1)啮合连接,滑子一(1-10)与连接杆一(1-6)固定连接,滑子一(1-10)与底板(1-3)滑动连接,滑子二(1-11)与连接杆一(1-6)固定连接,滑子二(1-11)与底板(1-3)滑动连接,滑子三(1-12)与连接杆一(1-6)固定连接,滑子三(1-12)与底板(1-3)滑动连接,支架一(1-13)与底板(1-3)固定连接,转轴一(1-14)与支架(1-13)转动连接,皮带轮一(1-15)与转轴一(1-14)固定连接,皮带轮二(1-16)与转轴一(1-14)固定连接诶,皮带一(1-17)与皮带轮二(1-16)相连接,皮带轮三(1-18)与皮带一(1-17)相连接,转轴二(1-19)与皮带轮三(1-18)固定连接,转轴二(1-19)与支架二(1-20)转动连接,转轴二(1-19)与支架三(1-21)转动连接,支架二(1-20)与底板(1-3)固定连接,支架三(1-21)与底板(1-3)固定连接,直齿轮柱(1-22)与转轴二(1-19)固定连接,直齿轮一(1-23)与直齿轮柱(1-22)啮合连接,直齿轮一(1-23)与转轴三(1-24)固定连接,转轴三(1-24)与连接杆一(1-6)转动连接,锥齿轮一(1-25)与转轴三(1-24)固定连接,锥齿轮二(1-26)与锥齿轮一(1-25)啮合连接,转轴四(1-27)与锥齿轮二(1-26)固定连接,转轴四(1-27)与连接杆一(1-6)转动连接,转轴四(1-27)与滑子三(1-12)转动连接,直齿轮二(1-28)与直齿轮柱(1-22)啮合连接,转轴五(1-29)与直齿轮二(1-28)固定连接,转轴五(1-29)与连接杆二(1-7)转动连接,锥齿轮三(1-30)与转轴五(1-29)固定连接,锥齿轮四(1-31)与锥齿轮三(1-30)与啮合连接,转轴六(1-32)与锥齿轮四(1-31)固定连接,皮带轮四(1-33)与转轴四(1-27)固定连接,皮带二(1-34)与皮带轮四(1-33)相连接,皮带轮五(1-35)与皮带二(1-34)相连接,皮带轮五(1-35)与转轴七(1-36)固定连接,皮带轮六(1-37)与转轴七(1-36)固定连接,皮带三(1-38)与皮带轮六(1-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耀杰
申请(专利权)人:付耀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