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机,具体是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
技术介绍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为了提高研磨机的工作效率,多采用双面研磨机对工件进行研磨,然而双面研磨机的上盘与固定在龙门架上的气缸相连,通过气缸的上下运动来调整上盘的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存在着取料、放料不便、工作效率较低、维护不便的不足。如申请号为201811452355.9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双面研磨机,其解决了研磨液使用效果低的问题,但其存在着工件不能自动上下料、工件研磨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工件研磨抛光装置存在的工件在研磨抛光过程中存在的工件不能自动上下料、工件研磨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稳定性好、工件能够自动上下料、工件研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包括箱体、移运装置、下研磨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包括箱体、移运装置、下研磨结构、夹持机器人、上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设置在支架上,在箱体上设置有立柱,并在立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的移运装置包括横梁、电机一、旋转辊、传输带,所述的横梁一端设置在箱体外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并在横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旋转辊两端设置在连接轴,将连接轴穿入轴承内,并将一个连接轴与电机一连接,所述的传输带设置在旋转辊与旋转辊之间;所述的下研磨结构包括电机二、承载板、电机三、下研磨盘,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箱体底部,在电机二上设置有驱动轴一,并将驱动轴一竖向伸入箱体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包括箱体、移运装置、下研磨结构、夹持机器人、上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设置在支架上,在箱体上设置有立柱,并在立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的移运装置包括横梁、电机一、旋转辊、传输带,所述的横梁一端设置在箱体外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并在横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旋转辊两端设置在连接轴,将连接轴穿入轴承内,并将一个连接轴与电机一连接,所述的传输带设置在旋转辊与旋转辊之间;所述的下研磨结构包括电机二、承载板、电机三、下研磨盘,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箱体底部,在电机二上设置有驱动轴一,并将驱动轴一竖向伸入箱体内,所述的承载板设置在驱动轴一顶端,在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筒,所述的电机三设置在承载板底部,在电机三上设置有驱动轴二,将驱动轴二从承载板上方竖向穿出,所述的下研磨盘安装在定位筒内底部;所述的夹持机器人设置在顶板背面上;所述的上研磨结构包括液压缸、连接板、固定板、电机四、上研磨盘,所述的液压缸设置在顶板上,在液压缸上设置有活塞杆,并将活塞杆从顶板下方竖向伸出,所述的连接板与活塞杆连接,并在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的电机四设置在固定板上,在电机四上设置有传动轴,并将传动轴从固定板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明,赵亮,曾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