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36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储液柱,且储液柱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柱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储液柱的外部上端开设有散味孔,所述储液柱的外部穿接有蚊虫罩,且蚊虫罩的外侧开设有入虫槽,所述入虫槽的下方设置有网纱,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内部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前端开设有穿接孔,所述滑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端安装设置有转动轴。该高山大棚防虫装置能辅助防虫网从而对大棚内的种植物进行防虫,从而防虫措施更为充分,防虫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压住虫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棚防虫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
技术介绍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在大棚的过程中,一些种植物会发出特殊气味,容易吸引虫类侵害。但是现有的高山大棚装置只是通过铺设防虫网从而对大棚内的种植物进行防虫,只是这样的方式防虫的措施并不充分,除虫的效果不好,同时高山的地形较陡,虫网容易铺设后位置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只是通过除虫网铺设除虫,除虫效果不好,同时虫网的固定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储液柱,且储液柱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柱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储液柱的外部上端开设有散味孔,所述储液柱的外部穿接有蚊虫罩,且蚊虫罩的外侧开设有入虫槽,所述入虫槽的下方设置有网纱,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内部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前端开设有穿接孔,所述滑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端安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外侧连接有稳固脚,所述稳固脚的背面连接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储液柱与蚊虫罩构成拆卸机构,且储液柱贯穿于蚊虫罩的中央内部。优选的,所述散味孔之间关于储液柱的外壁阵列分布,且储液槽为开口朝上的方式设置于储液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伸缩杆通过滑轨与滑杆构成升降结构,且固定孔与滑杆为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旋转轴与稳固脚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块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块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稳固脚和固定块连接固定,且稳固脚通过弹簧与固定块构成弹性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山大棚防虫装置能辅助防虫网从而对大棚内的种植物进行防虫,从而防虫措施更为充分,防虫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压住虫网,从而使虫网不会再铺设后位置移动:1、通过将密封盖与储液柱的上端分开,将一些吸引蚊虫的药剂倒入储液槽的内部,药剂的气味通过散味孔散出,从而吸引蚊虫,蚊虫通过蚊虫罩上端开设的入虫槽进入蚊虫罩的内部,从而使蚊虫吸食药剂死亡掉落至蚊虫罩的内部底部,这样的方式辅助防虫网使用,可以更好的对大棚内的种植物进行防护,从而防虫措施更为充分,防虫效果更好;2、通过将稳固脚扎入土地中,稳固脚受到压力通过旋转轴与固定块旋转展开,从而使稳固脚展开的扎入土中,稳固脚的背面受到压力使弹簧收缩,通过弹簧的回弹力从而使稳固脚与土地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紧密,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整个防虫装置压住虫网,从而使虫网不会再铺设后位置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储液柱;3、储液槽;4、密封盖;5、散味孔;6、蚊虫罩;7、入虫槽;8、网纱;9、伸缩杆;10、滑轨;11、滑杆;12、固定孔;13、穿接孔;14、连接块;15、转动轴;16、固定块;17、旋转轴;18、稳固脚;1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包括底座1、储液柱2、储液槽3、密封盖4、散味孔5、蚊虫罩6、入虫槽7、网纱8、伸缩杆9、滑轨10、滑杆11、固定孔12、穿接孔13、连接块14、转动轴15、固定块16、旋转轴17、稳固脚18和弹簧19,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储液柱2,且储液柱2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3,储液柱2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4,储液柱2的外部上端开设有散味孔5,储液柱2的外部穿接有蚊虫罩6,且蚊虫罩6的外侧开设有入虫槽7,入虫槽7的下方设置有网纱8,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的内部安装有滑轨10,滑轨10的外侧连接有滑杆11,且滑杆11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12,伸缩杆9的外部前端开设有穿接孔13,滑杆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的下端安装设置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旋转轴17,且旋转轴17的外侧连接有稳固脚18,稳固脚18的背面连接有弹簧19。储液柱2与蚊虫罩6构成拆卸机构,且储液柱2贯穿于蚊虫罩6的中央内部,可以将蚊虫罩6穿过储液柱2套于底座1的上端。散味孔5之间关于储液柱2的外壁阵列分布,且储液槽3为开口朝上的方式设置于储液柱2的内部,将密封盖4与储液柱2的上端分开,将一些吸引蚊虫的药剂倒入储液槽3的内部,药剂的气味通过散味孔5散出,从而吸引蚊虫,蚊虫通过蚊虫罩6上端开设的入虫槽7进入蚊虫罩6的内部,从而使蚊虫吸食药剂死亡掉落至蚊虫罩6的内部底部,这样的方式辅助防虫网使用,可以更好的对大棚内的种植物进行防护,从而防虫措施更为充分,防虫效果更好。伸缩杆9通过滑轨10与滑杆11构成升降结构,且固定孔12与滑杆11为一体成型,将滑杆11通过滑轨10从伸缩杆9的内部从上往下抽动,将螺栓穿过固定孔12和穿接孔13内部,从而将滑杆11与伸缩杆9之间的位置固定,可以使底座1两端的滑杆11长度更符合高山的坡度。固定块16通过旋转轴17与稳固脚18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块14通过转动轴15与固定块16构成转动结构,将稳固脚18通过转动轴15与连接块14转动找到合适的位置。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稳固脚18和固定块16连接固定,且稳固脚18通过弹簧19与固定块16构成弹性结构,将稳固脚18扎入土地中,稳固脚18受到压力通过旋转轴17与固定块16旋转展开,从而使稳固脚18展开的扎入土中,稳固脚18的背面受到压力使弹簧19收缩,通过弹簧19的回弹力从而使稳固脚18与土地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紧密,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整个防虫装置压住虫网,从而使虫网不会再铺设后位置移动。工作原理:首先将蚊虫罩6穿过储液柱2套于底座1的上端;根据图1和图2,将密封盖4与储液柱2的上端分开,将一些吸引蚊虫的药剂倒入储液槽3的内部,药剂的气味通过散味孔5散出,从而吸引蚊虫,蚊虫通过蚊虫罩6上端开设的入虫槽7进入蚊虫罩6的内部,从而使蚊虫吸食药剂死亡掉落至蚊虫罩6的内部底部,这样的方式辅助防虫网使用,可以更好的对大棚内的种植物进行防护,从而防虫措施更为充分,防虫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储液柱(2),且储液柱(2)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3),所述储液柱(2)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4),所述储液柱(2)的外部上端开设有散味孔(5),所述储液柱(2)的外部穿接有蚊虫罩(6),且蚊虫罩(6)的外侧开设有入虫槽(7),所述入虫槽(7)的下方设置有网纱(8),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的内部安装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的外侧连接有滑杆(11),且滑杆(11)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伸缩杆(9)的外部前端开设有穿接孔(13),所述滑杆(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的下端安装设置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旋转轴(17),且旋转轴(17)的外侧连接有稳固脚(18),所述稳固脚(18)的背面连接有弹簧(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储液柱(2),且储液柱(2)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3),所述储液柱(2)的上端安装有密封盖(4),所述储液柱(2)的外部上端开设有散味孔(5),所述储液柱(2)的外部穿接有蚊虫罩(6),且蚊虫罩(6)的外侧开设有入虫槽(7),所述入虫槽(7)的下方设置有网纱(8),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的内部安装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的外侧连接有滑杆(11),且滑杆(11)的前端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伸缩杆(9)的外部前端开设有穿接孔(13),所述滑杆(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的下端安装设置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安装设置有旋转轴(17),且旋转轴(17)的外侧连接有稳固脚(18),所述稳固脚(18)的背面连接有弹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大棚防虫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刚李剑李华向祖焕杨邦贵王小玲邓梅全黄学顺李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长阳大清江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