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136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属于植物生长试验技术领域,包括透明塑料材质的箱体,箱体内通过隔板一分割成多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每个试验区后侧内壁上固定有注水管,每个注水管和输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每个试验区内均固定有种植盒,种植盒的底板上均匀设有通水孔,种植盒内通过纵横交错的隔板二分割成多个种植槽,每个种植槽内设有空心的种植圆柱,种植圆柱的底部套有滤网,种植圆柱由一分为二的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组成。本实用采用此装置,会使大田作物渍水试验更加精确,减少传统装置多方面带来的误差,取土样、根系也会方便很多,并且排注水操作方便,方便控制淹水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研究作物受渍试验,多运用盆、管栽,根据不同的渍水强度和时长将其放入不同土坑、水泥坑中。此类方法存在的缺点:一、不够精确,因为不同渍水时长水泥坑、土坑间会有渗透;二、淹水程度不好控制,因为采用水泥坑、土坑时,需水排水难度非常大;三、不便于作物地下部取样,因为取土样时,土层深度不好掌握;取根系时,难度大会对根系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解决目前的装置不够精确,淹水程度不好控制,不便于作物地下部取样的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包括透明塑料材质的箱体,箱体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箱体内通过隔板一分割成多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每个试验区后侧内壁上固定有注水管,每个注水管和输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每个试验区内均固定有种植盒,注水管与种植盒之间在前后方向留有的间隙,防止注水管影响种植盒内种植,种植盒的底板上均匀设有通水孔,种植盒内通过纵横交错的隔板二分割成多个种植槽,每个种植槽内设有空心的种植圆柱,种植盒和种植圆柱均为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种植圆柱的底部套有滤网,种植圆柱由一分为二的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组成,方便打开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取出土壤和植株根系,相邻的种植槽中心的间距等于田地间相邻植株间的间距。两个所述的半圆形的圆柱通过弹性皮筋或胶带固定在一起,方便打开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取出土壤和植株根系,每个试验区的后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方便观看同一试验区内水的高度,使得控制更加精确。所述两个所述的半圆形的圆柱相互贴合的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方便两个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扣合。种植圆柱的下端设有环形的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设有卡槽,滤网的上部边缘伸入安装槽内,安装槽内设有卡住滤网上部边缘的C型的卡环。方便安装和取下滤网。多个注水管的顶部固定有进水管,多个输水管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箱体的底部固定有支腿,支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每个种植盒的外壁上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与箱体固定。方便整体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此装置,会使大田作物渍水试验更加精确,减少传统装置多方面带来的误差,取土样、根系也会方便很多,并且排注水操作方便,方便控制淹水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种植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种植圆柱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种植圆柱;3、注水管;4、进水管;5、隔板二;6、种植盒;7、隔板一;8、支撑柱;9、输水管;10、排水管;11、支腿;12、行走轮;13、滤网;14、卡环;15、种植槽;16、通水孔;17、限位凸起;18、限位槽;19、卡槽;20、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为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包括透明塑料材质的箱体1,箱体1内通过隔板一7分割成多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9,每个试验区后侧内壁上固定有注水管3,每个注水管3和输水管9上均设有阀门,每个试验区内均固定有种植盒6,种植盒6的底板上均匀设有通水孔16,种植盒6内通过纵横交错的隔板二5分割成多个种植槽15,每个种植槽15内设有空心的种植圆柱2,种植圆柱2的底部套有滤网13,种植圆柱2由一分为二的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组成。两个所述的半圆形的圆柱通过弹性皮筋或胶带固定在一起,每个试验区的后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所述两个所述的半圆形的圆柱相互贴合的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17和限位槽18。种植圆柱2的下端设有环形的安装槽20,安装槽20的顶部设有卡槽19,滤网13的上部边缘伸入安装槽20内,安装槽20内设有卡住滤网13上部边缘的C型的卡环14。多个注水管3的顶部固定有进水管4,多个输水管9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10。箱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腿11,支腿1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12,每个种植盒6的外壁上固定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另一端与箱体1固定。工作时,把种植圆柱2取出,然后取下弹性皮筋分成两半,在两个半圆柱套内放入土壤,然后在上端种上植株,然后合扣上两个半圆柱套,然后套上弹性皮筋,然后把滤网13罩在种植圆柱2的底端,利用卡环14把滤网13的边缘压在卡槽19内,然后把种植柱2放在种植槽15内,然后关闭输水管9阀门,打开注水管3阀门,向每个试验区内注水,可以通过输水管9和注水管3上阀门开启配合使得每个试验区内的水位高度不同,模拟不同的淹渍水位,在同一个试验区内的植株,可以根据淹渍的时间来取出种植圆柱2,然后取下弹性皮筋和滤网13,打开两个半圆柱套,按照试验要求采取所需深度的植株根系和土壤样品。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此装置,会使大田作物渍水试验更加精确,减少传统装置多方面带来的误差,取土样、根系也会方便很多,并且排注水操作方便,方便控制淹水程度。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包括透明塑料材质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通过隔板一(7)分割成多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9),每个试验区后侧内壁上固定有注水管(3),每个注水管(3)和输水管(9)上均设有阀门,每个试验区内均固定有种植盒(6),种植盒(6)的底板上均匀设有通水孔(16),种植盒(6)内通过纵横交错的隔板二(5)分割成多个种植槽(15),每个种植槽(15)内设有空心的种植圆柱(2),种植圆柱(2)的底部套有滤网(13),种植圆柱(2)由一分为二的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包括透明塑料材质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通过隔板一(7)分割成多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的底部连接有输水管(9),每个试验区后侧内壁上固定有注水管(3),每个注水管(3)和输水管(9)上均设有阀门,每个试验区内均固定有种植盒(6),种植盒(6)的底板上均匀设有通水孔(16),种植盒(6)内通过纵横交错的隔板二(5)分割成多个种植槽(15),每个种植槽(15)内设有空心的种植圆柱(2),种植圆柱(2)的底部套有滤网(13),种植圆柱(2)由一分为二的两个半圆形的圆柱套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半圆形的圆柱通过弹性皮筋或胶带固定在一起,每个试验区的后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作物淹渍试验研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尚宇盖盼盼黄正来侯君佑王艳艳张文静樊永惠周袁慧王孟昌耿兵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